中州文化·中州古国·战国时期的中原古国与古都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州文化·中州古国·战国时期的中原古国与古都

春秋争霸战争中,许多小国被兼并。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周王室和韩、赵、魏、齐、秦、楚、燕、越、宋、鲁、郑、卫、邹、任、薛等十多个诸侯国,其中齐、秦、燕、赵、韩、魏、楚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被称作“战国七雄”。七雄频繁争战,以图扩大领土。越为楚所灭;邹、任、薛、宋皆入齐国版图;魏国攻占卫国后,把国都从安邑迁到了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韩哀侯灭郑,将国都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迁到新郑。魏和韩是战国时期在今河南建立国都的诸侯国家。

(1) 魏国与大梁。三家分晋时,魏得到了原来晋国的主体部分,是所谓“表里山河”的生产发达、地势险要的地区,有较好的经济、军事基础。建立侯国后,魏文侯求贤纳士,任用李悝进行变法改革,使魏成为战国初年的强国。魏武侯先败楚于大梁、榆关,攻取了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及其外围襄陵(今河南睢县)。后又攻占楚国鲁阳(今河南鲁山),占领了河南中部。魏惠王为了维护和巩固霸业,于公元前362年(一说前365年或353年)迁都大梁。自此直至公元前221年魏国被灭亡止,大梁作为魏国国都达一百四十多年,是先秦时期的名都。

开封在春秋时期是郑国领土。郑庄公为了对付东边的宋国,在此筑城。今在开封城南朱仙镇一带已找到郑庄公当时所筑的古城。当时筑城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封疆,故命城名为开封。魏国在此定都时,更名为大梁。据说,大梁城有十二个城门,其东门在夷山处(今开封铁塔处),故又称夷门。司马迁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说:“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大梁还有郎门。明人董说《七国考》引《战国策》曰:“梧下先生见魏王曰:‘愿王专事秦,无有他计。’魏王曰:‘诺’,客趋出,至于郎门而反。”至于大梁城的西门、南门和北门,均因史载有缺,已不可考了。

大梁城中楼台宫苑栉次鳞比,辉煌壮丽。其中有:丹宫,为魏襄王在大梁城内修筑的华丽宫殿。《七国考》引沈休文《史记注》:“梁襄王之丹宫,赵成侯之檀台,丽华冠于一时。”范台、兰台、夹林,皆为魏国宫苑。《战国策·魏策二》云:“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今主君之威……前夹林后兰台,强台之乐也。’”强台是楚国的左江右湖的华丽宫苑,楚昭王登之,认为“其乐忘死”,遂命今后不再登强台,以免贻误政事。鲁君以魏之夹林、兰台比楚之强台,意在赞夹林、兰台之美。

京台亦为大梁城中一台池。《七国考》引《楚策》云:“更嬴与魏王处于京台之下,仰见飞鸟。”又有晖台,《战国策·东周策》:“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鲍注曰:“台名曰晖,少应作‘沙’,开封有沙海。”大梁城中还有灵台、文侯台,《河南志》载:“灵台在府城南二十里,战国魏侯莹所筑,俗名梁惠王台。”又载:“文侯台相传文侯所筑,故谓之文侯台,亦在魏台,在魏县界。”可知不止大梁城中有,在魏国境内亦有许多宫苑台阁,如拜郊、武侯台、文台等。大梁城,内还有许多苑囿,《七国考》引《战国策》记载,“魏有梁囿、温囿”等。当时的大梁城内,亭台楼阁、陂池苑囿,一派豪华壮丽的景象,其规模远非其他诸侯国所能相较者,孟子曾说:“魏有台池之乐。”魏国贵族在此灯红酒绿,豪侈淫乐,魏国百姓也多聚集于此,辛勤劳作。史籍记载魏国“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战国策·魏策一》)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包围魏都大梁,掘开黄河堤,以河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城坏,魏王假出降,魏国灭亡。大梁在秦汉时期衰落。但在战国时期,大梁确是人文荟萃,一派繁华。当时聚集了一批各诸侯国中最优秀的政治家,如李悝、吴起;迁都大梁后,又有庞涓、孙膑、公孙衍、张仪、商鞅等到来。他们或谈笑帷幄,或叱咤风云,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一幕幕壮烈的场景。

史载: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学成后,庞涓首先来到魏大梁,被魏惠王委任为将军。庞涓自认为才能不及孙膑,乃使人花言巧语地请孙膑与他一起臣事魏王。待孙膑来到大梁后,庞涓便寻找借口,断孙膑两足并黥其面。一次,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孙膑偷偷地会见齐使者,齐使者惊异孙膑的才华,就把孙膑藏在车中带到齐国。孙膑到齐国为齐将田忌的军师。在齐、魏的连年征战中,他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现。孙膑曾以“围魏救赵”之策,在桂陵(今山东荷泽东)大破魏军;后又在马陵(今山东旧濮县北)之战中,用“增灶减灶”之计,引魏军在马陵进入齐军的伏击圈,全歼魏军,逼庞涓自杀,从此魏国元气大伤。孙膑也在军事史上留下了英名。

魏国衰落后,秦国经商鞅变法,日益强大。诸侯列国开始了合纵连横的政治活动。合纵、连横的轴心是魏国。魏都大梁,地处要冲,交通便利,是各国攻伐征战的必经之途。魏国只有依靠与诸国的合纵才能生存;而只有拉住魏国,建立连横,才能抽去合纵的轴心而拆散合纵。故魏国始终是合纵、连横的焦点。著名的连横政治家张仪曾任魏国相,最后死在魏国。据说葬在开封城北,今已不详其处。

战国时期的大儒学家孟轲,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来到魏都大梁。在大梁,孟子会见梁惠王,并对梁惠王发表了他对战争、对人民以及对国君与人民关系的见解。他提出要以仁德治国,以仁义对待战争,统治者要给百姓一个“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安定环境。孟子对梁惠王发表的谈话,是研究儒家思想理论的重要资料。如今在开封市北门里还有游梁祠街,这里原是大梁人为纪念孟子游历大梁而建的祠堂,后来便以祠名为街名。

战国后期,秦国迅速强大,对山东(华山之东)六国逐个蚕食鲸吞。在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危在旦夕时,赵国请求魏国相救,魏王不肯发兵,只派晋鄙率兵驻扎在国境上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想救赵国,但无兵权,只好率自己所养的百余名门客前去救赵。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侯嬴为信陵君献计,让信陵君求魏王宠妾如姬帮忙偷取魏王的兵符。信陵君得到兵符,便去调动晋鄙大军。晋鄙刚一表示怀疑,便被信陵君所带的力士朱亥一打死。信陵君遂率大军击败秦军,解救了赵国的倒悬之急。这就是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如今开封市内还有信陵君养士处,在开封相国寺原址。开封城东的杨州门村有信陵君墓和侯嬴墓。力士朱亥是大梁南郊人,据说他死后成仙,今开封南郊四十五里处的朱仙镇就是朱亥故乡。朱仙镇是北宋以来的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2) 韩国与新郑。韩亦是三晋之一。三家分晋时,韩所得疆土在今山西西南部。韩建立侯国后灭掉郑国,又得河南中部,周王室京畿亦处在其疆域之中。韩国国都原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韩景侯时迁往阳翟(今河南禹县),韩哀侯时又迁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从此时直至韩国灭亡的一百四十多年中,韩国国都一直在新郑。因而有时又将韩国称作郑国。新郑先后是郑韩两国国都,历五百余年,至今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犹存。郑韩故城是韩国在郑国故城基础上增修的。坐落在河南中部的广阔原野上,东西长约五千米,南北宽约四千五百米,一道南北走向的夯土墙将城内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城的北中部,夯土建筑基址分布密集,已经发现一千余处,其中有的面积达六七千平方米,极可能是郑、韩二国的宫殿区或与宫殿有关的建筑遗存。西城中部还发现有围绕宫殿区的内城墙遗址。

在距内城墙的二百多米处,发现一战国晚期的地下冷藏建筑。其周壁规整,出入道狭窄,地面平坦整洁,封闭性较好,便于保持室内低温及冷藏物品的清洁卫生。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冷藏技术有重要意义。郑韩故城的东城是手工业作坊区,发现有制骨作坊、铸铁作坊、铸铜作坊、制玉作坊等遗址。在郑韩故城内外均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地。1923年在西城内东南部的李家楼出土了以莲鹤方壶为代表的大批珍贵青铜器和玉器。1968年在东城的后端湾遗址出土了一对西周中期的方壶。

韩国故城有多少城门,已无文字可考,只知有高门。《史记·韩世家》载:“韩昭侯二十五年,旱,作高门。……二十六年,高门成,昭侯卒。”又刘向《别》云:“韩宫室之美,有桑林、高门,金玉布列,五色错举。”可见韩国宫室之华美。此外,韩国还建有鸿台宫、望气台、听讼观台、桑林苑等,其宫苑陂池在诸侯各国中毫不逊色。

韩都新郑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如韩大夫严仲子与相国侠累有仇。严仲子求勇士聂政代为复仇。聂政待老母去世、姊姊出嫁以后,前往新郑,直入侠累府中击杀侠累并数十人,然后以刀先自毁容又自屠出肠而死。聂政的姊姊听说此事,从齐国赶到新郑,伏在弟弟的尸体上痛哭说:“这是轵人聂政也。吾弟怕连累我,自毁其面而死。我怎能因怕死而埋没了贤弟的名节!”恸哭而亡,死在弟弟身边。这个发生在韩都新郑的歌颂舍己为人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记忆、所传诵。又如战国末期,韩国为拖延秦军攻韩的时间和削弱其战斗力,派名叫郑国的水工到秦国,游说并主持了秦国兴建引泾水入洛水的水利工程。后来秦国发现了这一阴谋,欲杀郑国。郑国分辩说此举仅是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国权衡之下,决定让郑国继续完成此项工程。通渠后,“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皆亩收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因名郑国渠。”(《史记·河渠书》)郑国为关中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立下了“万世之功”。秦国特将该渠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开凿成功仅使韩国的灭亡推迟了几年。公元前230年,秦内史腾率军攻韩,俘虏了韩王安,尽收韩地,秦国因韩地置颍川郡。山东(华山以东)六国之中,韩国最先被纳入了秦国的版图。

(3)楚国后期的都城陈。秦将白起攻占楚都郢以后,楚国君臣丢弃了江汉流域的半壁江山,仓皇逃到陈,并定陈为国都。陈,亦称为郢陈,即今之淮阳。陈本为一小国,春秋时期为楚庄王、楚灵王、楚惠王三度攻灭。前两次灭而即复;被楚惠王攻灭后才正式并入楚国,成为楚县之一。战国后期,楚失去郢都,将政治中心迁至此地,陈遂成为楚国的都城。

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逃到陈城,害怕再与秦国交锋,乃使左徒黄歇出使秦国。黄歇上疏秦昭王,晓以攻楚之不利,曰:“楚国,援也;邻国,敌也。……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史记·春申君列传》)秦国在彻底削弱了楚国后,也正想把力量转到中原,便同意与楚国和解。楚于是送太子入秦为质,并使左徒黄歇随侍,以向秦国求和。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黄歇疏通了秦国权臣应侯,先设计瞒过秦王,使楚太子返国,而后也离秦返楚。三个月后,顷襄王死,太子即位,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封黄歇为春申君,并任命为相,赐淮北十二县为其封地。春申君相楚期间,楚国一面利用秦征战中原无暇南顾的机会,与秦保持暂时友好的关系;一面发展实力,保郢陈、灭鲁国,使楚国出现了一片虚假的升平景象。楚国君臣从此更加奢侈享乐。

春申君与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名,合称战国四公子。赵国平原君曾派使臣到楚国拜见春申君。为了向楚国炫耀其富有,平原君让使者戴瑇瑁簪,所佩刀剑柄皆以珠玉为饰。春申君使门客三千余人,其上客均着珠履迎见赵使。赵使惊其侈华,自愧不知。春申君则得意洋洋。百余年后的西汉时期,太史公司马迁东游至吴,见春申君故城宫殿,犹自惊叹:“宫室盛矣哉!”楚国君臣就这样把郢都的豪华侈靡带到陈都及春申君的封地并沉溺于此。在楚国看不到一处御秦的措施,全然感受不到战争即将袭来的紧张气氛。但秦国却未放弃攻楚。秦先攻取了魏国的二十多座城池,又攻取了赵国的上党与河间,逼迫魏国割让许和鄢陵,逐步打通了通向郢陈的道路。这时春申君才联合五国抗秦,联军兵至函谷关,面对强秦犹如群羊扑虎,只得不战自退。楚国无奈,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公元前223年,楚国终被秦国所灭。

近年来,在淮阳马鞍冢发现了两座被盗掘过的楚墓。墓室呈正方形,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5.3米。四壁有七层台阶,逐层内收。内置棺椁。墓西边有一车马坑,坑内葬八辆车、二十四匹马、两只狗,和一些鼎、敦之类的明器。另一墓西边的车马坑内,葬二十三辆车、二十多匹泥马、六杆旌旗、及铜、骨、象牙、铁质构件等器物。马鞍冢这两座墓及其车马坑,规模大,车数多,种类全,物件精美。发掘者认为南墓是楚顷襄王墓,北墓是陪葬墓。今天的淮阳曾被认为是“太昊之墟,”西周、春秋时期是陈国的国都,战国后期又为楚都。故淮阳是先秦时期重要的都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