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文化·科技世界·藏医
藏医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有一整套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对生理、病理的认识,到整个诊断、治疗以及对药物的研制使用,都具有高原特色。
形成和发展 藏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象雄王朝时代(约公元前600年)有十二个辛巴,每个辛巴各管理一个门类,其中之一便是医学。那时的医学,对外伤、骨折的治疗要比内脏疾病的治疗水平高,但那时也已经用动物药(如麝香、熊胆、鹿茸等)、矿物药(如金、绿松石等)和植物药配合,作为内服药治疗各种疾病,并且用象雄文写下了最早的医学著作《崩习》。主持编撰医书的是当时本教改革派首领东巴喜饶,他本人是名医,曾在象雄上部和中部等四处行医,足迹远至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期,印度中部名医维杰和嘎热到吐蕃行医,将印度医药学著作传入藏地。公元7世纪后,又有数位唐朝名医到吐蕃,传播中医术,并与吐蕃医生合作,编译中医典籍。藏医和汉、印、大食(波斯)的医生,遵照吐蕃赞普的命令共同编纂藏文医典,先后有《门杰钦木》(医学大典)、《敏吉村恰》(无畏武器)、《索玛拉札》(月王药诊)等医典问世,成为藏医必读医典,藏王为此还颁布法令。这些综合性医药著作是在藏医原有基础之上,吸收了大量中医、印度等地的适合青藏高原的医学精华编纂而成,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历史,是民族团结友好的例证,也为创立藏医学体系奠定了基础。8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赞的保健医生字妥·云丹贡布(708—833)根据其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和各种藏医典籍,用了二十多年的心血,主编了藏医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四部医典》,标志着藏医理论和藏医学体系的建立。从此,《四部医典》成为藏医学的根本理论和主要医学著作及教科书。《四部医典》共四部:第一部为《总则》,共六章,介绍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有彩图四幅。第二部为《论述本》,共三十一章,有彩图三十五幅,它详细介绍人体生理解剖,疾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保健常识、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第三部为《密诀本》,共九十二章,有彩图十六幅,专论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四部为《后疗本》,共二十八章,有彩图二十四幅,介绍脉诊和尿诊,各种方剂的配方、功效和用途,以及外治疗法等。归纳藏医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
(1)基础理论。藏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七大物质基础(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隆,其功用为主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感觉,大小便排泄,分解食物并输送饮食精微等;赤巴,其功用主要是产生热能并维持体温,增强胃功能,使人知饥渴,能消化,长气色,生智慧;培根,其功用主要是磨碎食物,增加胃液,助消化,司味觉,供营养,送体液,保持水分,长肌肉,润皮肤,调节胖瘦和睡眠等。这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的运动、变化规律,保持三者间的相对平衡。一旦内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引起疾病。尤其是三大因素之一的功能亢进、低下或互不协调时,可引起隆病、赤巴病和培根病。因此,隆型病人的特点是消瘦、面色灰黄、怕冷、易怒、性情活泼;赤巴型病人的特点是:多汗、易饥渴、身体有臭味、面黄、性情倔强;培根型病人的特点是:体胖、面色发白、怕冷、嗜睡、性情温和。尽管疾病多种多样,均归为两类,即隆、培根失合引起的疾病称为寒性病,培根引起的病称为热性病。
(2) 生理。主要对月经周期、胚胎发育、分娩、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等方面论述较详细:①认为妇女十二岁来经,五十岁绝经,来潮时腰痛,腹、乳胀,情绪不稳。怀孕至分娩需三十八周,其胚胎要经历鱼期(相当于水生动物)、龟期(相当于爬行动物)和猪期(相当于哺乳类动物)等过程,以形象化比喻,说明了动物进化的几个阶段。藏医把孕妇比作池塘,脐带喻为水渠,胎儿比作庄稼,水经渠灌溉庄稼,水质好则庄稼旺。②对五脏六腑解剖位置和骨骼数目等均有准确记述,并有“心脏为君主之官,肺脏为臣相之官”之说。解剖学方面最著名的是17世纪末由医生洛扎·丹增农布所绘人体解剖图,各种内脏器官位置和形状接近人体实际情况,不仅是藏医学而且也是祖国医学解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在此之前由于受宗教影响,心脏均绘于胸腔正中,且心尖向上。③人体内脉络如网,其中联结脉连接人体内外,而联结脉又分黑白两脉。脑为白脉之海,像树根自脑向脊髓内伸出一支较粗的白命脉,由脑和脊髓伸发出若干分支,分布于五脏六腑及四肢。脉藏于内,肉眼看不见,其脉主感觉和运动。如白脉受伤,便丧失活动功能。黑脉不跳动,某些部位是放血疗法的穴位。跳动的茹玛脉与心脏相连,脉络为气血通道,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根本。实际上黑脉为静脉,茹玛脉为动脉,白脉即神经,神经司感觉和运动。这些8世纪时对神经和血管功能的认识,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3) 诊断。诊断方法主要以问、望、触诊为主,辅以尿诊和药物试诊,与中医诊断方法基本相似。但其中以尿诊最有特色:先观尿色或尿蒸气及嗅气味等,然后用细棍搅拌尿液,观尿泡的大小、多少、颜色、泡沫消失快慢,以及沉淀物和漂浮物的形状、变化等。例如,热性病人的尿呈红黄色,气味大,有臭味,尿热气持续时间长,泡沫稀而且消失快,沉淀物如乱云状。
(4) 治疗。治疗包括饮食、起居、内服药物、外治等四个方面。在“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的原则下,又根据各种病的特点,依据药物的性味、效能,选择用药,并重视饮食、起居对病情、药物的作用。其余治疗原则与中医相近。外治疗法:①擦身、按摩。②灸法,分火灸和艾灸。③拔罐法,分火罐和牛角罐。④外敷法,分热、冷敷。⑤药物外治法,分药熏、药水浴、药擦身。⑥穿刺法。⑦放血法。其中以放血疗法独特:据病情找一相应浅表静脉,用刀切开,放出适量血液,依据血色停放。放血法可治伤肿、伤口久治不愈、牛皮癣等,但施行放血疗法的患者,须身体较强壮,体弱、老幼和孕妇不用。
(5) 防病保健。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缺氧和体力自然消耗大,因而,老幼、妇女等均有一些有效的防病方法,其中最普及的是饮食保健:①水。饮用之水以山泉最佳,山泉冬暖夏凉,“小虫”少,无腐物。而从树林流出来的水和草地积水,杂物多、“小虫”多、腐味浓,饮之易发病。②饮食。无病体弱者,以骨头汤和肉食补,而多病体弱者,先用药补,辅以食补。③居。夏季野营,垫褥厚隔潮气。夏日潮气易患病。冬季野宿,被厚防寒气。幼童要经常全身晒太阳,以增强体质和发育。总之,藏医在理论、实践、保健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有悠久的历史,在解剖学等方面对医学有历史性贡献。
(6) 藏医教育 藏医教育有很长的历史,公元8世纪中叶,宇妥·云丹贡布在吐蕃王朝的支持下,在拉萨创办藏医学校,学生从三十人增至上千人,成为最早的医学学校。其教学方法是,先讲课文内容概况,再逐字逐句诠释,最后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课后均要通背课文。学生每年到药材丰富的分布地区实习一次,鉴别植物、矿物和动物类药材。这种教学方法沿用至今,广为医学教学所采用。这个学校学制四至六年不等,有藏文基础者可直接学习医典,而基础差者,则要在预备班补习基础课。学校设有四个医学职称:①曼巴崩让巴,为最高医学职称。获此学位者,必需精通医学的一切理论与实践,要能够透彻了解《四部医典》的本注总义、分义、补遗,以及《外科入门》《八支要集》等医典的全部内容,并能熟练应用于临床,得到广大病患者的认可。掌握炮制各种药丸的技术。②曼巴绕强巴,为二级学位,考核标准与一级学位同,熟练程度及患者反映一般者授此学位。③曼巴噶菊巴,为三级学位。学完《四部医典》及多种注释,并能在实践中较为熟练地应用各种医术治疗疾病,经考试合格即可获得。④曼巴都让瓦,是第四级学位。学完《医学本续》《释续》《后续》及其注释并能了解于心,应用于实践者,考试合格即可获得。参加考试者,凡在脉诊、验尿、下药单等某一环节失误一次,即视为不合格。这一时期,吐蕃藏王还颁布尊重医生的命令,以及医生应遵守的职业原则等,对医学教育促进很大。这种早期传统医学教育能够达到如此全面的水平,在千余年前,当属世界罕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