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文化的社会功能·儒家伦理与中国经济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儒学文化的社会功能·儒家伦理与中国经济

儒家伦理与中国经济是一个大题目。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儒家伦理与中国古代经济,一是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经济。自从东亚经济腾飞之后,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思想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远远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一问题虽和我们的讨论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不是我们的主题。所以我们不拟在此讨论这一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儒家伦理与中国古代经济的关系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迟缓,从古代到近代始终处于一种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之中。这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已经取得的成就—不论在组织形态上或在生产技术上,到了两千年以后的近代,仍然是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或者仅仅是一点量的增加。造成中国古代经济长期处于停顿状态的原因是极其错综复杂的。从经济上讲,重农抑商的政策便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落实为土贡制度和官办工业制度。这两种制度虽然缩小了商品经济的活动范围,限制了商品市场的扩大,但总的说来还没有把商品经济发展的道路完全堵死。然而到了西汉中叶实行了禁榷制度之后,工商企业自由发展的道路也就被彻底地堵塞了。禁榷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把某些产销两旺、获利最丰的工商业收归官营,并完全由官家垄断,禁止人经营。

但从政治思想上讲,作为两千年来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伦理也是使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现在有人试图把儒家学说划分为儒家的意识形态和儒家伦理这两个部分,并努力把儒家伦理与儒家的意识形态区分开来。这从改造儒家传统使之为现代服务的角度着眼,确实有对儒家思想作一番创造性转化的工作的需要。但在历史上,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与儒家伦理本是密切不可分的。它们实质上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儒家伦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的意识形态化则是儒家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所起的实际的历史作用。儒家思想所以成为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就是因为它努力倡导的“三纲五常”的伦理纲常恰恰完全能为君主专制政权巩固其统治服务,而其“正心诚意”的修身养心的工夫实际上又在观念上极大地加强着“三纲五常”的箝制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历代统治者都在实际地标榜儒学、提倡尊孔的根本原因。政治化的儒家思想就是意识形态化了的儒家伦理。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至于能否站在现代的立场使儒家伦理思想褪掉其意识形态的外衣而还原为纯粹的关于行为规范、道德境界的伦理准则,则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伦理是历史地阻碍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