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歌舞·戏剧·建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贵州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歌舞·戏剧·建筑

贵州是民族歌舞的海洋,农历正月或节日中,走进村寨都能听到悠扬的民族器乐声和歌声。贵州民族歌舞以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艺术,不仅走出了贵州而且征服了世界。

侗族大歌是民族声乐的一朵奇葩。侗族是一个充满歌声的民族,它的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歌,以歌传言,以歌记史,以歌为媒,以歌相贺,以歌志哀。正如民谣中说的“干田种谷,水田种禾,侗家人人会唱歌。”黔东南侗族聚居区各寨都有歌班、歌队,如五百余户人家的从江县水黄寨有各种不同级别(按年龄分)的歌队达三十个,参加者达三百人,其普及程度可见一般。侗歌分两类,一类叫“耶”是配合舞蹈的,内分几十种;另一类叫“嘎”,又分有器乐伴奏与无伴奏两种。“嘎”中无伴奏大歌艺术水准更高。1986年9月黔东南侗寨九个农村姑娘应邀赴法国参加巴黎艺术节,侗族大歌以它古朴而幽雅的旋律,特别是它的复调、和弦,维妙维肖地摹仿了山间潺潺流水、密林中的蝉鸣鸟叫和风吹树叶飒飒作响,在外国听众面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侗乡田园画,征服了喜爱挑剔的法国听众,被称为“清泉闪光的音乐,在世界上也罕见”,侗族被誉为“享有世界音乐之称的民族”。1988年这个侗族女声合唱团又赴意大利参加世界民间艺术文化大赛,在八个国家共演出四十一场,赢得了国际声乐艺术界的普遍赞叹。

苗族飞歌也极有名。其特点是歌声嘹亮,能从这一山头传到那一山头。布依族的山歌以“好花红调”最盛行,曲调优美动听。其他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山歌,而且各种场合均有一定的歌,如婚礼上唱婚礼歌或订亲歌,丧仪上唱哭亲歌或丧歌,未婚男女唱情歌,欢乐的芦笙会上有芦笙调,各种歌调表达不同感受,有欢快、喜悦也有悲痛,歌是贵州各民族表达感情的窗口。

贵州各民族歌曲配乐中,最富特色的是芦笙。苗、布依、侗、仡佬、水等民族都盛行吹芦笙。芦笙由笙斗和六枝竹管加铜簧组成,笙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提到的葫芦笙,现在部分苗族地区仍在使用。芦笙音色细腻优美,另在苗、布依、侗族地区为配合芦笙还盛行莽筒,莽筒以大竹筒加簧片,吹起来低沉有力。苗族、布依族地区还盛行铜鼓,铜鼓用铜铸造,花纹精美,在重大仪式上由专人敲击,铜鼓不但是乐器,而且还是权力象征,隋代就有记载:“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隋书·地理志》)贵州属二十五郡西部地区,铜鼓往往藏于有权势之家,铜鼓还是一个家族或氏族的象征,一击铜鼓,合寨或几个寨同一家族的人都来聚会。侗族特有的乐器是琵琶,一般只有三或五根弦,侗族男青年不会弹琵琶是不可思议的事。苗、侗、布依等族还盛行木鼓、口弦等。

贵州境内少数民族不仅善歌而且善舞。这里的舞蹈,一种是娱乐性的舞蹈,节日或喜庆日子,一村一寨或方园数十里男女老少聚集一处(以青年居多),边歌边舞,它的特点是自娱自乐,很少有其他因素,这种舞蹈有各族的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板凳舞等,这类舞蹈是集体参与,动作鲜明但不复杂,大致是由领舞者先领芦笙进场一圈,男女纷纷加入。另一种是有宗教色彩或为祭祀活动服务的舞蹈,如苗族接龙大典上跳接龙舞,在祭祀大典上跳祭祀舞;布依族丧葬仪式上跳转场舞、回旋舞;瑶族为祭祀盘王跳长鼓舞等。以参加人数区分,又有独舞、双人舞、群众性舞蹈。贵州各民族单人、或少数人跳的舞都带有杂技性表演,舞姿复杂、难度大,如单人跳的芦笙舞,男性演员要边吹芦笙边爬上二、三丈高的花杆。取上杆顶物件而下,还要翻筋斗落地,有的还须头顶着地,仍吹芦笙不止,表演者动作惊险,常赢得观众热烈掌声,表演这些动作的男青年更易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贵州少数民族普遍存在的戏剧是傩戏。傩戏不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中也很流行,除“傩”这一通常称呼外,黔东地区汉、苗、仡佬族称“傩坛戏”,安顺的汉、布依、苗族称“地戏”,黔西北彝族地区的“撮特儿”也是傩的一种。

“傩”起源于古代的驱鬼和酬神。中国古代史籍《周礼》就记载这一场面,《吕氏春秋》《汉书·礼仪志》出现了“傩”这个字,可见秦汉时傩已有一定程式化的仪式。历隋、唐、宋,宫廷中的傩,仪式繁富,参与人员众多,歌舞成份增加,傩已从单纯宗教功能走向娱人功能,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中都有记载,仪式中不仅有人装扮成将军、门神、判官,还有扮钟馗、小妹、土地、灶神及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的。宋元时期,中国戏剧由歌舞发展成戏剧的时候,傩歌、傩舞必然成为戏剧的先声,估计像《钟馗嫁妹》《五鬼闹判》这类小戏就是这样形成的。傩在民间也得到发展,宋代桂林一带的傩已戴面具,并与这里原有的巫文化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原就有信奉鬼神的习俗,这里的傩更具有原始的风味。

傩戏一开始与是酬神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贵州一些地区的傩戏就保留着这一规定仪式。思南的傩坛戏,少则一天一夜,多则十天半月,一般是三天,白天以宗教仪式为主,晚上则唱戏,戏也有一定程式:第一天晚上是“开坛”,请各路神祗到场,这种戏称“阴戏”,让鬼神观看的;第二天称开洞,是酬祭神祗的,有歌舞、幻术、特技及捉鬼内容的戏,常演剧目有《二郎镇宅》《钟馗戏判》等;第三天一般唱“外戏”,娱乐性较强,剧目有《董永卖身》《柳毅传书》《孟姜女送寒衣》等,都带面具演出。从剧目上看,明显地受汉文化影响。至于安顺布依族地方戏更多移植《说唐》《三国》故事,如《薛丁山征西》《关云长过五关》等,演出也要带面具、讲布依话,这可看作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象征。

民族戏剧中,流行于贵州黔东南及湘南、广西侗族聚居区的侗戏可算是一朵奇葩。侗戏创始人是贵州黎平县侗族戏师吴文彩(1798—1845),他在道光年间,以侗族“嘎锦”(叙事歌)和“摆古”(讲故事)为基础,进行创新才形成的。侗戏戏目有部分移植汉族戏曲剧目,如《周姣李旦》(移植《薛刚反唐》)、《梅良玉》(移植《二度梅》),有的则是根据侗族民间故事改编,如《珠郎良美》。侗戏曲调,包含了侗歌特点,也吸收了当地汉族的花灯、桂北彩调、祁阳戏的音乐。有“平调”多用于叙事,最后一句用“哟嗬��”尾腔,由全体演员帮唱;另一个是“哀调”,多用于表现悲痛感情。侗戏自诞生以来,深受侗族人民欢迎,有专业戏班走村串寨巡回演出。

黔西南布依族聚居区有布依戏,布依戏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吸收了壮戏成份。布依戏班一般有三十二至三十六人组成,形成生、旦、丑、武将等角色分工,剧目既有本民族故事如《六月六》《金猫与宝瓢》《王三打鸟》《打草鞋》,也有移植剧目如《玉堂春》《柳荫记》《包公案》等。

贵州的民族建筑多就地取材,经济实用,富有民族特色。最为人称道的是苗族(含部分布依族)的吊脚楼,布依族的石板房和侗族的鼓楼、花桥。

苗族的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后边靠岩着地,前半部以支柱支撑,低者二三丈,高者四五丈,既少占土地,又干躁通风。每幢木楼一般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立圈,作堆杂物或关牲口之用。住人的一层房有木梯与楼下相通。楼上中堂为客房,两侧为卧室和厨房。中堂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栏杆极为讲究,用几十条弯月形小木条排列,向外隆出,上方接一根长长横木,下接宽宽的坐凳,形成宽敞的木制阳台,这既是男人们待客、说今论古的地方,又是妇女们纺纱织布、绣花的场所,晚上又成了姑娘小伙们聚会的地方。一排排的吊脚楼依山而立,形成苗寨的特有景观。

贵州多山,山上多石,勤劳聪慧的布依族就地采石,建成了石板房。布依族的石板房,不仅墙、柱是石;瓦、门窗都用石。石头的房、石头的院、石头的街、石头的寨,一进村落,到处是白花花的石头建筑。布依族用石建房,工艺十分精巧,房顶用裁割整齐的石板铺盖,每方石板厚二厘米左右,高低叠压,错落有致,宛若鱼鳞兽甲;房墙,用大石块作基,上砌各式石块、石片,勾缝严密;院中,用石板铺地,整洁光亮。院中又有石磨、石碾、石凳、石儿,无数的石院、石房,构成了石巷、石街。在贵阳的石板哨、黄果树瀑布附近的石头寨人们都可欣赏到这石头世界。石头造房,价格低廉,坚固耐用,是布依族人民因地制宜的创造。

黔东南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是这里的标志。高大的鼓楼和秀丽的风雨桥与侗寨附近的青山绿水构成了绝妙的风景画。

鼓楼的历史很悠久,清《广西通志》就有这样的记载:“侗人居溪峒中……舂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侗族民谣也有“未曾建寨先立楼”之说,从实物考察,贵州从江县增冲鼓楼始建于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了。

鼓楼楼层一般为单数:三、五、七、九层,最高的是从江县高千寨鼓楼有十五层。鼓楼外形,综合了传说中的“仙杉”树意想和密檐式塔的效果,楼的上部结构是密迭的层檐,顶部多呈四角攒尖顶,中央安置象征吉祥的宝葫芦,顶盖下周围的木雕极精巧,形式多样。从外形看,层檐有四象、六角的,檐角向上飞翘。在檐板和斗拱上都绘有神话故事、山水、花鸟。鼓楼下部多用四根高大杉木为主柱,撑起整座建筑,全部鼓楼全为木构榫接,不用一颗铁钉。

鼓楼在侗族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楼下宽敞的火塘边是全寨人欢聚的好场所,全寨重要议事和赛芦笙、踩歌堂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平时又是全寨人歇息谈古和姑娘小伙们约会的地方。鼓楼顶部中央悬的那面大鼓,是遇到紧急情况,向全寨及邻寨报警的装置。

风雨桥也是侗乡特有的建筑。它横跨河上,桥上有建筑精美的廊形建筑,是为过路行人歇息、避风雨的场所。在心灵手巧的侗族人手中,风雨桥不仅有桥、廊,而且还建有桥楼。黎平地坪风雨桥总长七十米,就有三座桥楼,在宽阔清沏的河面上,像一道彩虹连接两岸。

风雨桥和鼓楼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中国古建筑家认为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庄严和凝重,既向汉族学习,又有侗族自己鲜明特点”,“侗族人民的文化创造为中华民族整体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罗哲文《喜看贵州侗族鼓楼风情展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