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经济与科技·扁鹊的医术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齐鲁文化·经济与科技·扁鹊的医术

扁鹊姓秦,名越人,齐国勃海卢(今山东长清)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扁鹊”本为传说中黄帝时的名医,因为秦越人医术高超,人们便以扁鹊之名作为对他的尊称,久而久之,他的本名反倒无人知晓了。扁鹊年轻时曾在一家客店里当管理人。一次,一位名叫长桑君的旅客来住店,扁鹊非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看出扁鹊很有才能,两人建立起了友谊。在交往中,长桑君对扁鹊说:“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便将自己珍藏的秘方全部交给了扁鹊。扁鹊据此习医,“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后来,扁鹊周游列国,东起齐鲁,中经东周和赵国,西至秦国,到处为人治病。扁鹊行医,对各科都很擅长,他能“随俗而变”,“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至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可见他的医术全面、高明。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这些都是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此外,扁鹊还怀有许多绝技,且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弟子们。他曾教子阳制作治病用的针,教子豹使用熨帖技术。史书还有扁鹊弟子“子同捣药,子明灸阳,子游按摩,子仪反神,子越扶形”(《韩诗外传》卷一○)的记载。他的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了名。

对于疾病,扁鹊提倡以防为主,但一发病就要及时治疗。他说:“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他为人治病就是这样做的,如在齐国桓公午的病情初露端倪时,扁鹊就提醒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但桓公午讳疾忌医,果然很快病死。扁鹊具有崇高的医德。一次,“扁鹊过赵”,见到赵举国为暴死的太子祝祷,扁鹊发现太子尚有微弱的脉搏和缓慢的呼吸便切脉诊视,断定太子患的是“尸蹶”,即严重的昏蹶病,并未真正死去。他施以扎针急救和温热理疗,终于使太子慢慢苏醒过来。后以汤药医治。二十多天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这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

扁鹊行医还有六条原则,即所谓的“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以上引文俱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我国古代,特别是在东夷地区,“原始的医学,直到商周时期,一直处于‘巫医合一’的状态,特别是商代,医术完全被巫控制,但医与巫的斗争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扁鹊把“信巫”列于“六不治”之一,“这是东夷原始医学产生以来,医与巫经过长期斗争以后,终于以医学的最后胜利和巫术的破产结束了这场斗争。……扁鹊也就成为我国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逄振镐《试论扁鹊》,《管子学刊》1987年创刊号)。

扁鹊精湛的医术及高尚的医德,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较高声誉,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汉初淳于意亦“传黄帝、扁鹊之《脉书》”,魏晋间的王叔和在其脉学专著《脉经》中也载有扁鹊的脉学理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