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甘肃猿类化石
(1) “甘肃古猿”
本世纪30年代,瑞典籍学者布林参加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西北考察期间,布林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河流域的塔崩布拉克附近中新世(距今1500万年)地层中,偶然发现了两件标本,一件是齿冠完全缺失的一段下颌骨,另一件是一个上臼齿的几块碎片。经过研究后,1946年,布林认定这是一种高等灵长类化石,但又不属于长臂猿和猕猴科的类型,遂命名为“甘肃古猿”(布林《甘肃西部塔崩布拉克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当时轰动了整个史前考古界,但由于这两件标本保存得很差,对于它的研究热很快降温。1979年,两个美国学者在研究世界各地古猿化古的著作中,重提甘肃猿类化石,把“甘肃古猿”归入分类未定的上猿科。由于标本破碎,我国古人类学者也认为其真正的性质尚不清楚。
近年邱占祥等记述了采自宁夏同心地区中新世地层中的一颗上猿左下第二臼齿,其出土地层与肃北甘肃古猿层位大致相当。这颗牙齿保存极好,冠面形态清楚,所属特征明显,与湖猿、树猿、宽齿猿、池猿等有较明显的区别,是我国第一颗较可靠的上猿牙齿化石。尽管甘肃古猿化石分类地位未定,但这一研究成果给甘肃古猿化石的研究带来了启发。
在古人类学研究中,中新世灵长类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在继一些早第三纪原始灵长类衰退后,高等猿类大量出现,它们与人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在人类起源或古动物对比上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高等猿类如森林古猿、上猿、湖猿以及腊玛古猿等主要分布在热带森林地区,近年来,在我国均有相近或相同的种类发现。而发现甘肃、宁夏古猿化石的地层在西北地区普遍存在,并且蕴有较丰富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可见甘肃不仅是早期猿类活动的地区,也是探讨人类起源、迁徙的重要区域。
(2) “武都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是新第三纪时期(距今约一千万年)的重要猿类化石,由于它生活在人猿分野的初级阶段,所处地位更为重要。已故的著名地学教育专家王永焱教授40年代在甘肃博物馆工作期间,在陇南武都县龙家沟附近发现的化石为高等灵长类的大半个下颌骨,保存完好。研究者把这一高等灵长类正式命名为“武都森林古猿(新种)”。共生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还有三趾马、大唇犀、始柱鹿、麒麟鹿、剑齿虎等,反映了那时与当今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是以森林为主,林间带有草地、湖沼,一年四季常青,属于热带气候区。
森林古猿是现代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直接祖先,因此,该化石对弄清中新世晚期古猿类的演变,从猿到人过程中的分类系统位置都有很大帮助。森林古猿化石以往只在长江以南的云南和江苏两省发现过。武都化石的发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森林古猿化石分布最远的一个地点,亦是我国境内发现得最早的森林古猿类化石,它的确认,是我国古人类研究工作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