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夏完淳
史可法扬州殉国后,清兵南下,很快就占领了南京。明朝弘光皇帝的小朝廷土崩瓦解了,奸臣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投降了清朝。
清朝统治者派了大汉奸洪承畴驻扎南京,同时派兵攻占了江苏、浙江等地。清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在当时的抗清斗争中,出现了很多爱国忠烈的英雄人物,松江少年夏完淳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反清义士。
夏完淳出生在江苏松江的一个读书人家里。年幼时,他聪慧过人,5岁就能背五经,6岁能写议论古人的文章,7岁学会了写诗填词,有“神童”之称。他的父亲夏允彝,是一个学识渊博,很有民族气节的人。他对夏完淳的教育特别重视,也很严格。无论是入京考试,还是出外做官,总把夏完淳带在身边。在父亲的教导下,夏完淳进步很快,小小年纪,就知道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在童年时代,他就记熟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并懂得了它的深刻含义。
清兵占领南京时,夏完淳还只有15岁。清兵继续向南方侵犯,夏允彝基于爱国义愤,决定联合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沈犹龙等有志抗清人士,在松江起兵抗清。年纪轻轻的夏完淳把妻子送回老家嘉善,急匆匆赶回来参加义军。他原以为父亲和老师不会接纳自己,没想到他们态度坚决地答应了。顿时,夏完淳双眼闪烁着喜悦的泪花,起身向他们作揖,高兴得不得了。
夏允彝他们计划以吴淞吴志葵的军队为主力,趁清兵初到江南还立足未稳时,给它一个突然袭击,把苏州夺回来。不料这次战斗失败了,夏允彝不愿当俘虏,英勇地投湖自尽了。
父亲死后,夏完淳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他遵照父亲留下的遗命,回家变卖了全部家产,又和老师陈子龙、岳父钱彦林一起帮助义军首领吴日生,在太湖继续坚持抗清斗争。不久,太湖义军被清军镇压了,陈子龙、吴日生英勇牺牲。夏完谆逃脱了敌人对他的追杀,在民间隐藏了一个时期。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心中时刻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过了两年,夏完淳秘密回到家乡,和浙东抗清首领鲁王取得了联系。鲁王封夏完淳为中书舍人。夏完淳很高兴,便召集40多位义士联名写了一道奏章,表示拥护鲁王领导抗清的决心,夏完淳写好这道奏章,便交给义士谢尧文,请他带给鲁王。没料到,谢尧文在途中被捕,清兵发现了奏章,便按照签名名单进行大搜捕。
一天夜晚,夏完淳悄悄溜回家,同母亲告别。他强忍着辛酸的眼泪说:“孩儿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可能几年回不来,望母亲多多保重!”
母亲流着泪,哽咽地说:“孩子,娘都明白,你还是快点走吧!”话音刚落,突然响起一阵猛烈的敲门声。
不一会儿,一群清兵气势汹汹地闯进来,抓住了夏完淳。
夏完淳挣脱开敌人,一下跪在母亲面前,叩了3个响头,说:“做儿子的不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了,请母亲不要为我伤心!你儿子决不会辱没自己的父亲,我走了!”说完,立起身,昂然地跟清兵走了。
清兵把夏完淳从松江押解到南京,审讯他的是大汉奸洪承畴。洪承畴原是明朝的宰相,早在明朝灭亡前,崇祯皇帝曾派他去抗击清兵。在一次战斗中,他被打败了。皇帝听说他英勇地为国捐躯了,还特地设了祭坛,追悼他的亡灵。谁知他实际上是被清军抓住,叛国变节,成了一条追随清朝主子的忠实走狗。浙东抗清义军首领鲁王为了离间敌人,曾有意封赐洪承畴为国公。这份诏书落到了清廷摄政王多尔衮的手中,引起了他对洪承畴的怀疑。为了向清廷表忠诚,洪承畴这次亲自出马,到处抓人,并想劝降一些明朝抗清义士。
审讯室内,气氛阴森可怕。公案后坐着满脸横肉的洪承畴,他的两旁站立着身穿号衣、手拿竹板的皂役。夏完淳铁索锒铛,气宇昂然地走上公堂,站立不动。
“夏完淳!好大胆!来到公堂,为什么不下跪?”如狼似虎的皂役,大声呵斥道。
夏完淳轻蔑地扫了皂役一眼,依然站立不动。
“不跪也罢!夏完淳,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叫造反!本官念你年幼无知,免了你的大罪,只要你肯归顺大清,帮助我们平抚义军就行了。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洪承畴为收买人心,故意装出一副笑脸说道。
夏完淳知道公案后的大官不是别人,正是投降变节的大汉奸洪承畴。他心里充满了怒火,恨不得上去扇他两个巴掌。但是他有意装作不知道,略一思索,计上心头,说:“我是大明的忠臣,怎么能当千人唾、万人骂的叛徒呢?听说大明有个大忠臣洪承畴前几年为国捐躯,名闻天下,多么英烈呀!我要向他学习。”
当皂役告诉夏完淳审讯官就是洪承畴时,夏完淳厉声说:“胡说!洪承畴早就为国牺牲了,天下人有谁不知?你是什么人,胆敢冒充他的大名。来污辱他的忠魂!”
夏完淳的话像一把把尖刀,直刺洪承畴的心窝。老奸巨猾的他,知道夏完淳在辛辣地嘲讽他,不禁哑口无言,面红耳赤,终于恼羞成怒,下令将夏完淳拖下重责40大板。
夏完淳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依然正气凛然。同时关在牢房里的,还有夏完淳的岳父钱彦林。钱彦林在堂上表现得有些软弱,夏完淳就激励他说:“岳父,你不是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吗?我们今天落在敌人手里,应该多想想为国死难的忠臣志士,人生谁无死?但要死得壮烈,决不能让小人讥笑!”在他的鼓动下,钱彦林不再惊慌害怕了,他挺起了胸膛。
夏完淳和义士们一起被押解到刑场。他神情自若,步态从容,好像不是去就义,而是去参战。他的心里默诵着在监牢里写下的《土室余论》。诗中说,他今年17岁,为了正义而死,死而无怨。只是国耻未雪,家仇未报,遗恨终生。因此,今天他要含笑而去,来世再报仇雪恨。
刽子手握着寒光闪闪的大刀,要夏完淳跪下,他一动不动,说:“气可绝,头不可低!”说完仰起脖子,像一座巍然的铁塔。
松江百姓听到夏完淳英勇就义,都很悲痛。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夜之间就在荡湾村建起72座坟墓。天亮之后,松江知府派人来掘了几个坟,因弄不清哪座是埋夏完淳忠骨的坟,就灰溜溜地走了。夏完淳的坟墓,就这样被保存下来。
夏完淳殉国时年仅17岁。他短短一生,曾著有《南冠草》等诗文。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曾以《南冠草》为名编过一出话剧,写的就是夏完谆的事迹。他至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