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禁令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荒唐的禁令

尽管拉弦乐器在中国乐器的家族中辈份较小,可算起来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胡琴作为中国拉弦乐器的代表,其雏形一般被认为是唐代的奚琴。奚琴不用马尾弓,是靠竹片在两弦之间磨擦发音的。到了宋代,它被称为稽琴,演奏技巧已相当高超,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稽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也是在那部书中,还载录了一首军歌,内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之句,证明宋代已有马尾胡琴的流传。我们今天的胡琴类乐器,可能就是稽琴和马尾胡琴相互吸收融合的结晶。

胡琴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用右手的连弓表现娓婉柔美的旋律,用顿弓和分弓表现敏捷活跃的情趣,用抖弓制造紧张激烈的气氛,也能用左手的吟揉绰注润饰曲调,使音乐更富韵味。正是因为胡琴能深刻细致地表达乐思,因此它在民间很有市场。特别是明、清两代,随着戏曲、曲艺和民间器乐合奏艺术的繁荣,胡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值得玩味的是,直到本世纪上半叶,在国乐大师刘天华对胡琴进行改革创新并为它争得一席之地以前,胡琴始终是一件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乐器,“很少有人将它作为一件正式乐器讨论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十八世纪末,爱新觉罗·颗琰的清代嘉庆皇朝颁布了一项奇特的禁令:禁止在戏曲演出中使用胡琴。原来当时的朝廷正是乾隆和嘉庆“二皇共政”的局面。戏曲唱腔中的“二簧”本来已似乎含有影射“二皇”之意味,而胡琴上的两条弦,精的叫老弦,细的叫子弦或二(儿)弦,简直就是暗指皇上父子了。更何况若在演奏时断了老弦或子弦,岂不更是大逆不道吗?看来为了万岁爷的至尊和忌讳,必须牺牲乐器了。于是,就在欧洲各小提琴流派色彩纷呈的时候,中国梨园中的胡琴艺人们却只能望琴兴叹。直到晚清,这项荒唐的禁令才被打破。

不能把胡琴地位卑微、发展缓慢的原因都归结于这条禁令。但隐藏在这条禁令背后的专制与荒谬,难道不是造成民族音乐在这个号称礼乐之邦的文明古国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症结之一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