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水利专家郑国
郑国,战国末年韩国 (今河南新郑市)人,生卒年不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
战国末年,经过长期的兼并争霸斗争,诸侯林立的格局逐渐被改变,只剩下韩、赵、魏、秦、燕、齐、楚七国。
周赧王四十七年 (公元前268年),魏国人范雎入秦。他通过秦国的谒者王稽进见秦昭王,向秦昭王指出 “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引起昭王的高度重视,然后就分析秦国在穰侯魏冉执政下军事斗争中与东方大国齐国为敌的战略方针是错误的。他说:“越韩、魏而攻齐”是失算的,“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而且进一步指出: 这种舍近攻远的战略,犹似 “借贼兵而赍盗粮”,只对别国有利。因此,范雎建议实行 “远交而近攻” 的策略,先从韩、魏开始,逐步兼并各国。
范雎的建议立即得到昭王的支持,他先被拜为客卿,后被任为相,控制了秦国的内政和军事大权。
秦国在范雎主政下,从周赧王四十七年开始,先是取得对魏国的胜利,随后将攻击的矛头指向韩国,连续不断地向韩国发动了军事进攻。周赧王五十年,秦发兵攻取了韩国的少曲 (今河南孟州市境内)、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次年,又派大将白起攻韩的陉城(今山西新绛县东北),攻下了五座城池,斩首五万级。周赧王五十二年,白起又率兵攻太行山以南地区,韩国的版图日趋变小,国力一天天地衰弱。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统治集团内部认识到用武力与秦国抗衡是根本行不通了,于是寻求别的办法,企图消耗秦国的力量,阻止秦国对韩的蚕食。
当时秦国所统治的关中地区渭河流域的雨量很少,经常发生旱灾,许多盐卤地,不宜于农作物生长。韩国统治者看到这一点以后,自认为找到了 “疲秦” 的良策,于是在秦王政元年 (公元前246年),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游说。据《史记·河渠书》所记载,这次游说情况是: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郑国这次赴秦游说的所谓 “疲秦” 之策是使秦国凿一条运河,引泾水东流入洛河,即从现在的陕西礼泉县东北谷口地方起,引泾水往东到今天的三原县北汇合浊水及石川河道,再引向东经过今富平、蒲城等而后导入洛水。韩国的这一计谋经郑国的一番游说,很快就被秦国所采纳、接受。
在秦国征发大批人口由郑国主持兴修这一水利工程过程中,秦王政思前想后,发现了韩国的阴谋,他怒火中烧的情况下,令人把郑国从挖渠工地抓来,斥骂一通之后,下令杀掉郑国。郑国临危不惧,对秦王政说: “起初我是受韩国指派来故意消耗秦国的力量,使秦国无力威胁韩国,我只能为韩国延迟数年不受攻击,但渠修成后,对秦国却有万代的好处。” 秦王政听了以后,仔细想一想,觉得很有道理,不仅没有杀掉郑国,反而支持他继续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
郑国从执行韩国阴谋到事情被败露,都以一个水利工程者的身份要求自己,精心选择水渠干道,用科学的态度,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特点,把渠道开凿在高处,使水往低处流,形成一套自流灌溉系统,最大限度地扩大灌溉面积,充分发挥渠道的作用。
经过数年兴修,一条长300余里的水渠终于修成了。水渠整个灌溉面积在四万多顷以上,约合今天的120多万亩左右。又因泾水中含有大量泥沙,用这样的水浇地,不但有利于关中地区战胜干旱,而且起到了洗除盐碱、改良土壤的效果,“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每亩的粮食产量可达一钟 (相当于现在二百多斤),从此,“关中为沃野”,盐卤地皆变为肥沃良田,无论雨水多少都可以保证一定收成,不会出现旱荒之年。
韩国统治者派郑国所实施的“疲秦”阴谋,结果出乎他们所料,秦国在渠修成以后,获利巨大,关中地区农业的连年丰收,为秦国的统一战争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从此秦国的军粮有了保证,大大地加快了统一全国的进程。秦国的人们为纪念领导修渠的郑国,将渠称之为“郑国渠”。
郑国在秦国主持完成郑国渠以后,其事迹文献无征。是否回到韩国,不得而知。根据他修渠给秦国所带来的巨大政治和经济效益、当时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力量的格局和分野,以及秦国对水利工程的重视,郑国有可能被留在秦国,继续从事水利工作,只是有关这位出生在中州的水利专家后来的事迹,限于目前的史料,尚不得其详,我们期待日后新的材料的发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