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与冼星海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聂耳与冼星海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聂耳、冼星海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虽然他们走过的人生道路不尽相同,在创作风格、个性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但他们更有很多相同或近似的方面,其中有一点尤其令人心酸:他们都在自己年富力强之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而且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刻都未能在自己深深爱恋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祖国渡过。

聂耳的一生上过学、当过兵、作过店员也在“明月歌剧社”任过小提琴手,虽然他的小提琴演奏和作曲得到过外籍名家的指点,但他却始终没能在专业音乐院校深造过。他的与音乐有关的基本技艺如钢琴、和声学等,都是他自学完成的。但就是这位自学成才的青年,在民族危机严重的年代,投身人民革命斗争的洪流,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创作出不少优秀的歌曲,开一代乐风,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自1933年8月发表第一首作品《开矿歌》起,到他1935年7月去世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聂耳共创作了37首歌曲,其中为数较多的优秀之作,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不朽珍品。这期间,他还选编并领导百代国乐队演奏录制了《金蛇狂舞》等七首民族乐曲。他的歌曲中既有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也有后来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既有《塞外村女》、《梅娘曲》和《铁蹄下的歌女》等抒情歌曲,也有《卖报歌》那样的儿童歌曲。他的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既有鲜明形象特征,又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近来有专家在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时惊奇地发现,它们完全符合数列结构原则,从而由衷地赞叹聂耳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但是,这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地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当他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溺水去世时,年仅23岁!

另一位革命音乐家冼星海却完全是一名科班出身的作曲家,他不仅曾就读于上海国立音乐院,而且还是第一位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的中国学生。可是当他于1935年作为著名印象派作曲家杜卡的得意门生从音乐院毕业的时候,却抛弃了寻求个人艺术发展前途的幻想,返回祖国,投身于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接过了聂耳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大旗。在短促的一生中,他共创作了数百首歌曲(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曲、重奏曲多首。其中《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二月里来》等早已成为名传遐迩的音乐名作了。而他创作的那些在他生前多未能付诸演奏从而加以改定的大型器乐作品,同样能让人感受到他在运用交响乐形式表现人民及交响乐的民族化、群众化等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尝试。1940年5月,冼星海为一部电影的后期制作和配乐工作前去苏联,因苏德战争爆发而回国受阻,在蒙古和苏联渡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1945年10月30日,40岁的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

聂耳和冼星海的英年早逝,是中国现代音乐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巨大损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