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人与“吸毒运动”
吸毒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之一,而中国魏晋时期文人服用“五石散”曾风行一时,给当时的社会笼罩上一层病态的阴影,实际上也是一次吸毒运动。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原是一种用来治疗虚弱症的药物,“五石”指五种矿物质,其中“岩石”是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物,长期服用会导致严重中毒直至死亡。但当时的人们却普遍以为长期服用“五石散”能够长寿。为达到此目的而首先服用“五石散”的是魏尚书何晏。之后的文人王弼、夏侯玄等都热衷此道。服用者药力发作时,周身发热,但不能休息而必须走路以“散发”,叫“行散”。“行散”成为当时文人的派头之一。在这些既是豪门贵族又是文坛领袖的人物的倡导下,文人趋之若鹜,服散之风作为一种时髦,愈煽愈炽,终于成为当时文人的一种特征。
考察这场发生在中国魏晋时代的吸毒运动,人们不禁对当时文人如此热衷服用“五石散”感到困惑不解。
他们服散的主要目的诚然是为了求得生命的延长。何晏、曹操都曾委婉地表露过这个心思;但实际上,当时文人这种执着而又痛苦的追求,是有其独特的历史土壤和理论土壤的。
从一世纪末二世纪初始,东汉的宦官外戚交替掌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各地军阀混战,中原形成“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的惨象。惨淡的现实给了魏晋知识分子以震憾,使他们唱出了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声。曹操就曾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同时,他们开始了对人生严肃的思考。嵇康的《养生论》充满了对生命诚挚的企望;王羲之曾与道士许迈一同不远千里共寻服食之道,并叹曰 :“我卒当以乐死!”他们虽然不能使生命无限延长,但退而求其次,服药以求生命的有限延长,服散于是应运而生。许多文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将“五石散”服下,期待着青春的回归。另外,“五石散”还是一种美容剂,少量服用能使人颜色和悦,双目有神。文人们为了以容貌举止取悦于世来适应“人伦识鉴”的需要,也热衷服用“五石散”。
服散的弊病不言而喻。鲁迅指出过,服散之后,人的皮肤易于磨破,不能穿新衣且衣服不能常洗。同时不能穿鞋袜而只能穿屐。服散使晋朝文人大多脾气很坏。他们高傲、狂妄、性烈如火,甚至连受到苍蝇打扰也要拔剑追赶,说话也疯疯癫癫、糊糊涂涂。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这场由何晏发起的,以当时文人名士为主流的吸毒运动,持续了约三百年,使千万聪明的文人残废、丧生,对于中国文学史来说无疑是一场人材浩劫。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