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明还是表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是说明还是表现

1947年冬,为了有力地歼灭敌人,我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领部队转战到沂蒙山区桃村待命。敌人以为我军败退,集中30万人马企图与我决战。我军在桃村前面大沙河阻击敌人后向凤凰山转移,围歼敌李军长所属7个师。战斗结束后高营长又奉命担任包歼援敌的前锋偷渡大沙河,切断敌人退路。敌人想炸坝,材长赵玉敏带领民兵保全了水坝。我军渡过大沙河歼灭了顽敌,张军长也束手就擒。

这就是影片《南征北战》所表现的故事。

《南征北战》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独特的重要的位置。这部拍摄于1952年的影片开创了表现军事题材的史诗样式的先河,它不愧是第一部有气势、有规模、有风格的军事题材影片。

后来,《南征北战》成为许多军事题材影片的唯一蓝本,并出现了只求图解某种战略思想的趋向。思想和题材一步步的在电影创作上成为左右一切的东西,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日趋削弱,这就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

后果当然不能由《南征北战》负责,但之所以出现图解战略思想的倾向,却在《南征北战》中可以找到明显痕迹。后来的影片没有认真地吸取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却发展了其不足的地方,所以就引发出那种公式化的东西。

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早在1953年就在充分肯定影片成就的同时,明确地指出了影片的不足——

“整个说来,《南征北战》在刻画正面人物方面,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群众方面的赵大娘、赵玉敏、永贵妻没有展开,部队方面张连长、李进、王春、刘永贵等人也没展开。他们自然也给我们以印象,但却没有一个个能够长久地活在我们心中,特别是不能给予人们在精神状态上以深刻的影响。

这就是我认为《南征北战》所没有达到的方面。

把这两方面凑在一块说,便是因为《南征北战》侧重从军事方面去说明战略思想,却没有艺术的动人去表现关系于这一战略思想得以最后实现的人,因而它就没有戏。

但是作为一个故事影片,它应该有戏呀!”

可惜,这种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并没有引起军事影片创作者的重视。

具体说来,《南征北战》在塑造敌方时,几个主要人物是有性格的,相比之下,对我方的描写则显得无力。这就是影片重大的缺点——甚至可以说是错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