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功高震主
谢安(320—385年),字安石。他出身士族,少时好行书,智慧、胆识过人。成年后,隐居山中,四十余岁方出仕,官至宰相,建树颇多。
西晋灭亡后,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东晋建武元年(317),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方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在北方,氐族首领苻坚建立的前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渐强大,统一了北方,并逐步南侵。
东晋王朝是依靠北方士族支持,偏安于南方的小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南北士族之间,士族与皇族之间互相争权夺利,不图进取。这时,身为侍中(晋代实为宰相)的谢安,根据前秦重兵压境的情况,主动调解朝廷内部矛盾。东晋宁康元年(373),简文帝死后,掌握军政大权的桓温在办理丧事时准备篡夺帝位,由于谢安深入虎穴,从容处置,桓温才含糊了事。孝武帝司马曜即位后,因其年少,无执政能力,桓温权势又重,众人都恐怕晋室有变。面对这种情况,谢安竭尽全力辅佐孝武帝,团结朝中大臣,使桓温不敢轻举妄动。不久,桓温病重,将兵权交给了他的弟弟桓冲。当时,主持朝政的谢安和王彪之都是北方士族,谢安特别注意改善同各士族大姓的关系,既尊重老臣,又争取南方士族的支持,深得人心。有人曾劝桓冲杀谢安,桓冲非但不从,反而与谢安通力合作,把杨州刺史的职位让于谢安,自己另求他职。由于谢安的努力,东晋统治集团内出现了“上下安和”,合力御秦的大好局面。
为了保住江南,阻止前秦南侵,谢安除了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之外,还积极调整兵力布署,重点设防。他将东晋划分成三个大的作战区域,他自己坐镇建康,都督扬、豫、徐、衮、青五州军事、负责长江下游和淮水方面的指挥。谢安在进行防御布署的同时,为了能持久地与秦作战,还将淮河以北的“流人”迁到淮南,从而补充了东晋的劳力和兵源。东晋太元二年(377),谢安以卫国为重,不避嫌疑,推荐谢玄到广陵和京口招募北方移民组成军队。这些北方兵回乡心切,抗秦意志坚决,经过训练,成为东晋部队的精锐之师,被称为“北府兵”。谢安的上述作为,为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获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晋太元八年(383),前秦苻坚亲率九十万人的大军,号称百万,兵分三路,向东晋进攻。十一月,双方军队在淝水决战。在这场关系东晋生死存亡的战争中,谢安组织得当,指挥若定。他和谢玄叔侄二人调动东晋八万将士,力敌前秦军主力三十万,并击败其号称百万大军的南侵,创造了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
淝水战后,谢安本欲借战胜的有利时机继续北伐,“混一文轨”,但考虑到“父子皆著大勋,恐为朝廷所疑”(《晋书·谢安传》),没有把胜利的战争继续下去。谢安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身为宰辅,在淝水之战中建有功勋,战后,便进位太保、太傅,都督扬、江、荆、司、豫、徐、衮、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威望极高,因而也招致了皇室对他的猜疑,“而奸谄颇相扇构”,使主、相之间渐渐有了隔膜。于是谢安请求北征,出镇广陵,实际上是把中央政权让出来,交给孝武帝同母弟会稽王司马道子去负责。孝武帝太元十年(385),谢安病逝,赠太傅谥文靖,封庐陵郡公。司马道子执政后,结党营私,破坏了多年以来“和静”安定的政治局面,东晋又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了。
谢安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淝水战后又出现了对东晋极为有力的政治局面,或东晋君臣一心,上下协力,收复失地,统一中国是有可能的。但谢安因功高而震主,因权重而遭嫉,最后使他急流勇退,郁闷而死,继任者又无大志,使东晋国势江河日下,这不能不引起后人的遗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