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教训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郑和下西洋的教训

15世纪初,在明成祖的组织发动下,三保太监郑和率大小船只二百余艘,各类人员两万多人,七下西洋(今印尼加里曼丹岛即婆罗洲以西)。船队披波斩浪,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阿拉伯海,最远达到今非洲东北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越过了赤道。远航前后为时廿八年,总行程二十万公里,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规模之大,人员之众,行程之远,影响之深,既令此前北欧的航海民族诺曼人(维京人)黯然失色,也使此后的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等望尘莫及。郑和下西洋发展或建立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往来,展示和传播了中国当时堪称世界一流的文明,与各国互道了有无,其功绩和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其教训和遗憾也不应忽略和遗忘。

远航西洋的动因是寻流亡海外的权力斗争失败者建文帝,恢复和发展明与西洋诸国的关系,贸采珍异,以满足皇室、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炫耀国威,发展朝贡赍赐贸易,以遂明帝建立君临万邦的天朝大国的欲望。后来搜寻建文帝的任务已悄然消失。在这些动因支配下的远航必然弊端丛生,其教训是深刻的。最大的教训便是只要虚名和面子,不按价值规律办事,不讲经济效益。郑和远航在经济上是要给些出去,要“厚往薄来”,“赐赍有加”,“岁时颁赐”,以换取四方“宾服献宝”,加上建造几百艘几百吨几千吨的大小宝船的费用,两三万舰队人员的俸银、工资,接待络绎不绝、规模庞大,形同旅游观光团的外国使团的开支,长此以往,竟弄得库藏为虚,远航难以为继。远航换回的绝大部分是供皇室、贵族玩赏享用的珍禽异兽、奇珍异宝,名贵的香料和补药,于国计民生毫无补益。所以,成祖和郑和去世后,远航也就销声匿迹了。没有按价值规律办事,终于受到了惩罚。

下西洋被迫终止还导致完全有能力有资格的中国人没去完成地理大发现,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西欧各国之所以能长期坚持远航,最终完成地理大发现,在经济上恰与郑和远航截然相反,是要捞些回来,赚钱赢利,发财致富,因而有强大持续的动因和满载而归的结果,并互为因果。另外,中国古代缺乏地球观念(参见“僧一行”一文),也不发展全球型的世界地图,因而不可能也没去探讨对跖人和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的问题。所以,尽管郑和七下西洋显示了中国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远航能力,但由于在大地观、地图学、特别是在动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下西洋的远航并没有刺激中国造船业、海运业的继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增长,更没有导致中国人去完成地理大发现,从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永久的遗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