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相声的相互关系难明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日相声的相互关系难明

我们常说相声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其实在日本也有相声,而且十分普及,历史悠久。日本的相声同我国的相声一样,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不过其叫法不同。日本的单口相声叫“落语”,对口相声叫“漫才”,三人说的群口相声叫“三人行”。日本的相声也是一种笑的艺术,其内容是以灵活及时的态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人情事理,充满了讽刺性和娱乐性。其演出形式也是身穿和服,手拿折扇,一捧一逗,说学逗唱,引人发笑。其演出场所也是由街头发展到固定剧场。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日本的相声同我国的相声都毫无二致。

不过问题在于,很多日本学者都一致承认,日本的相声同我国的相声具有深厚的血缘关系。但是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中国的相声发展存在着一个“可溯之源悠长,可证之史短暂”的现象。也就是说,虽然早在先秦的俳优,特别是唐宋的参军戏、说话、笑话、滑稽戏,以及模仿市声杂语的“像生”,都对相声的形成和成熟产生过巨大而直接的影响,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相声的真正产生,不过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相声界公认的最早的相声演员“穷不怕”朱绍文和张三禄,也不过是清末民初的人。另外,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把相声作为一种独立“技艺”加以记载的,是1908年英敛之的《也是集续编》,这些虽然不能作为相声问世年代的定论,但至少可以这样说,具备今日内容、特点和风格的相声,其历史不会太久,最多不会超过清代中晚期。但是据日本学者考证研究,日本的相声早在十四世纪左右就相当成熟了。如果包括一些传说的历史,那么相声产生的历史则更长久。比如在日本影响最大、历史最长的福井县的野大坪相声,爱知县的三河相声和奈良县的大和相声,它们在我国唐朝时就形成了。日本学者对此的研究很细致,他们把日本相声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包括演员、作品、演出场所、名称等等方面,都提供了相应的史料证据。不过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日本学者普遍推断,日本的相声是受到我国隋唐时的“踏歌”影响而产生的,不过这个推断尚缺史实。另有学者认为中日两国很可能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了相声,他们根据成于日本1393年前后的“千秋万岁法师图”推断,这个时期至迟发生于十四世纪或更早些。即使是这样,根据我国的研究表明,那时我国根本还没有出现相声。因此,一方面日本学者认为中日两国的相声关系甚密,另一方面,两国的相声形成的时间相差又那么悬殊。而其中两国的相声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究竟谁影响了谁?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开的谜。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其文化交往也源远流长,两国的邦交正常化也有二十年之久了,但两国相声间的这个谜至今尚未解破,这不能不说是两国艺术交流中的一个遗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