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东“六·五”战争的教训
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出于本身的利益,支持犹太复国主义。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在美国的同意下,发表了“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的国家。1947年11月29日,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翌年以色列国建立,随之阿以冲突加剧。1948—1949年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阿拉伯的大片领土,使近百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1956年10月,英法以三国军队侵略埃及,挑起第二次中东战争。在阿拉伯人民奋勇抗抗和全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英法以侵略军被迫撤退,以军退至1949年的停战线。
自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两霸逐展开争夺中东地区的斗争。苏联趁美国陷入侵越战争之机,采取攻势,以向阿拉伯国家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及声援巴勒斯坦人民重返家园的斗争为手段,极力扩大自己的势力。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的势力在中东的渗透与扩张,一方面极力在阿拉伯国家培植亲西方势力,破坏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另一方面,美国总统约翰逊威胁阿拉伯国家不要“干挠”以色列,并与西方列强相勾结,全力武装以色列,使之成为它们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工具。截至“六·五”战争以前,法国向以色列提供了价值几十亿法郎的军火,西德不仅向以赠送武器而且派遣近万名军事专家为其训练军事人员,美国不仅为以训练大批飞行员而且派遣1000余名“志愿者”加强以色列空军力量。
阿拉伯人民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64年在开罗召开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决定组织由 一位埃及将军指挥的阿拉伯军事联合司令部,成立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翌年,“法塔赫”等巴勒斯坦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在加沙等地进攻以军。1966年埃叙签订共同防御协定,打击外来的侵略势力。
美以反动派决定重新发动中东战争,用武力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所属的游击队,打击阿拉伯国家。从1967年起,以色列不断在叙利亚边境挑起武装冲突,围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为了警告以色列不要冒险,埃及于5月14日决定向西奈增兵。5月19日以色列下达局部动员会,增兵埃以边境前线。阿以战争一触即发。当时埃及、约旦和叙利亚三国共有武装部队33.5万人、飞机560架、坦克2100辆,而以色列仅有军队27.5万人、飞机290架、坦克1100辆。阿拉伯国家在军事力量上占优势,但缺乏统一的、完整的作战计划。埃及等国轻信苏联“不要给以色列或帝国主义势力以挑起武装冲突的任何借口”的劝告,拒绝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方针,给以色列以可乘之机。
1967年6月5日晨,以色列在美帝的全力支持下,从三条战线同时对埃、约、叙三国发动突然袭,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以色列空军对埃、约、叙三国的导弹基地、空军设施进行轮番轰炸,摧毁了埃及空军,使约叙空军损失惨重。以军地面部队在空军的护下,以坦克为先导,向加沙、西奈和约旦河西岸大举进攻。7日以军攻占约旦河西岸大部地区,攻入耶路撤冷的阿拉伯地区,8日占领整个西奈半岛。在超级大国的压力下,约、埃、叙相继于7日深夜和8日宣布接受停火。以军仍大举进攻叙利亚,于10日晚占领戈兰高地大部。次日阿以双方代表宣布停火。以色列在短短的六天战争中,采用闪电战术,击败阿拉伯国家,占领了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及耶路撤冷阿拉区等约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又使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阿拉伯军队在“六·五”战争中遭受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美苏两国在中东既争夺又勾结,破坏了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导致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埃及轻信了苏联的诺言,麻痹轻敌;埃约叙三国在军事上未能协调一致以及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以色列的全力支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