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还没有卡塔克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那个时代还没有卡塔克舞

张均是一位著名的东方舞蹈家。她原是上海实验歌舞剧院舞蹈团一名演员,主要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后被戴爱莲先生慧眼发现她是跳东方舞蹈的好苗子,在戴先生的培养下,从1955年起,张均开始主攻东方舞蹈。她曾多次向印度、印尼、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家的舞蹈家学习舞蹈。为了求取真经,她于1980年专程赴印度学习了一年,已经把印度的“婆罗多”、“卡塔克”、“莫赫尼亚特姆”、“曼尼普利”、“奥迪西”、“库契普迪”等六派古典舞蹈基本学到手,可以说,张均已是一个印度舞蹈的富有者。

1981年10月,张均从印度飞回北京。一天,“青艺”《沙恭达罗》的导演白珊登门造访,请张均任该剧编舞,她当时面有难色,白珊最后亮出了“是戴先生让我找你的”的底牌。张均稍稍一惊说:“既然是戴先生交给的任务……行!”

从此,张均不辞辛苦地奔波于“青艺”和东方歌舞团之间。首先她根据《沙》剧组借来的音乐以及剧本的情节,编了一段卡塔克舞和一段婆罗多舞。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担任《沙》剧伴舞的全是一些从未跳过舞的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有些人连印度舞都没见过,不用说要她们做什么“三道弯”的造型了。张均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口里念着鼓谱,一遍又一遍地把着手,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舞步、一个身段地教。她觉得这比自己在印度没日没夜地“连轴转”地学舞还吃力。

12月26日,《沙》剧进行了连排,剧组请来印度驻华使馆人员和在京工作的印度专家们观看。看后,专家们对舞蹈提出了意见:“舞蹈编得不错,但是,剧中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卡塔克舞,这种舞是后来产生的。”专家们深知编舞不易,跳舞更难。出于礼貌起见改口说:“这是在中国演出,不改也没关系。”改不改?不改,岂不是糊弄中国观众:改,两个月的辛苦白费了一半。张均斩钉截铁地说“改!”于是重新挑选了音乐,编排了奥迪西舞和婆罗多舞。编历史歌舞必需懂得历史知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