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僵化·血溅永乐城
宋元丰4年(1081年),宋神宗出动30万大军,分兵五路征讨西夏,种谔等先后攻克米脂(今陕西米脂)、银州(今陕西横山县东)、夏州(今陕西靖边白城子)等地,但终未守住,得而复失。次年,宋将徐禧、沈括为了控制横山一带,用几天的时间修筑了永乐城(在今陕西米脂西北),并以该城为起点沿横山修筑了六个砦堡,用以防御西夏军队的进攻。永乐城修好后,徐禧、沈括及一同监修该城的内侍李舜举反回米脂,留大将曲珍防守永乐城。此城修筑于高崖之上,内无水涯,实难御敌,反而成了宋军的包袱。当时西夏20万大军正屯兵于泾原(治所在今甘肃平凉),闻知宋军筑城,大将叶悖麻派阿约勒为前锋,攻绥德以牵制、迷惑宋军,亲率倾国之兵来攻永乐城。前来报告徐禧等西夏军来攻永乐城达十数次,徐禧等不相信,且说:若西夏军真敢来,正是我们立功的好机会。当情报得到证实后,徐禧留沈括守米脂,自率主力驰援永乐。行前,大将高永亨指出:永乐城中人少,又无水,不可据守。徐禧不仅不听,还以沮丧军心的罪名将亨系狱。到达永乐城后,永亨之兄弟高永能建议,乘夏军刚到,立足未稳之机袭击之。只善纸上谈兵的徐禧竟然说道:你懂什么?王者之师不打没列好阵的军队。西夏军从容分阵,随即挥师渡过永乐城边无定河,向宋军逼近,徐禧亲自督战,曲珍等宋将率部殊死抵抗,但终于抵挡不住西夏军的攻势,宋士卒人人有惧色。曲珍赶忙向徐禧建议:现在军心动摇,不可硬拚,否则必败。请收兵入城。依险抵敌。不料徐禧厉声责问;你身为大将,怎么能遇敌不战,先自退兵?曲珍等无奈再战,前军被西夏军冲溃,返身回逃,践踏后军,宋军阵势大乱,曲珍等收拢残军一万五千余人,攀崖退至城中,马匹等俱弃置给敌军。永乐城外围战以宋军的惨重损失告终,西夏军乘势包围了永乐城,有水之处均被西夏军占据。西夏军亦弃马攀崖登城,宋军拚死抵抗,但城内粮断水绝,外边援军不至,永乐城显然已难守住。曲珍及高永能等力劝徐禧突围而出,徐禧固执不听,结果士兵饥渴而死者大半,9月20日夜,天降大雨,西夏军以夜色掩护,乘机攻下了永乐城,徐禧、高永能等战死,宋军民20余万人被歼。
此战宋军之失有四:一是宋军不必以修筑永乐城来做为基地,给自己的身上背了个包袱;二是不应不勘察地势,将城筑在缺水的高崖上;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主观上,即三,既然修城是为了依险而守,徐禧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该与敌硬拚;四则当城不可守时,应保存有生力量,寻机突围。徐禧固执己见,用兵无方,实是永乐城惨败的祸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