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朱监纪四辅》言情赠友诗歌
十载江南事已非②,与君辛苦各生归③。
愁看京口三军溃④,痛说扬州十日围⑤。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东京朱祜年犹少⑥,莫向尊前叹式微⑦。
这是一首友情诗。顾炎武对老战友朱四辅的深情厚谊,是建筑在共同斗争、具有同样的雄心壮志的基础上的。
首联说: 亡国十载,江南复明斗争已彻底失败,我们两人历尽千辛万苦,尚能活着归来。话说得十分沉痛,感情是很压抑的。顺着这一感情,第二联说: 弘光朝三军在京口覆亡的情景,清兵围困并血洗扬州的惨象,至今历历在目,说来令人忧愁,叫人痛心。第三联的感情转向悲愤: 江南各地,遍地战垒,至今血痕斑斑; 你我白首相逢,还穿着昔日的征衣。末联感情转向高昂:朋友,你像那东汉朱祜那样,年轻有为,应去建功立业,千万不要一蹶不振,只在酒席宴会上唉声叹气! 明清的诗人,作酬答诗时,有个习惯,爱以历史上同姓的名人来鼓励友人。顾炎武为鼓励朱四辅,所以选择了东汉的朱祜。顾炎武选择了他们之间共同生活经历中的国家大事,抒发亡国之痛的共有的感情,——这是他们友情非同一般的根本原因。
这首七律感情悲壮,格调高昂。诗中的意象都是震撼人心的历史悲剧,因而全诗意境开阔,苍凉劲健,极有风骨。顾炎武七律爱学杜甫,此诗感情沉郁,极有骨力,与此有关。林昌彝评他: “古近体诗沉着雄厚,深得杜骨。其诗可为前明诗家之后劲,本朝诗家之开山。” ( 《射鹰楼诗话》 )顾炎武学识渊博,功底极深,但末联选择朱祜比朱四辅并不很贴切自然。诗人拘泥于选择同姓名人相比这一习惯,所以这一典故使末联在语气、情调上与前六句粘联不够紧密,造成欣赏时的感情脱节与空白。
注释
①朱监纪四辅: 监纪是官名,明末有 “监纪推官 “、“监纪提刑” 等,是县一级的属官。朱四辅,字监师,宝应人,明末秀才,后作 “监纪” 一类的县官。朱四辅是忠于明朝、坚定抗清的人,与顾炎武交谊颇好。在顺治十年,明朝覆亡十年后,顾炎武写此诗鼓励他莫忘亡国之耻, 振作精神, 去建功立业。 ②十载: 明朝亡国于1644年,此诗写于顺治十年 (1653) ,已有十载。江南事已非: 清初,自福王在今南京建立南明后,长江以南抗清复明的斗争一直未曾停止。但至顺治十年,清朝的势力早已发展到长江以南,几乎遍及全国。抗清斗争失败已成定局,故作者说“十载江南事已非”。③生归: 顾炎武及朱四辅曾转战江南各地,甚至遁入山林隐居,坚持抗清,历尽艰险,如今能生归——即活着回来,殊非易事。④京口三军溃: 京口,今镇江,曾是南明王朝的前线重镇; 清兵占领京口,南明三军溃退。⑤扬州十日围: 南明弘光朝军事主力由史可法率领,保卫扬州,屏护江南。“十日围”,指清兵包围扬州及后来的屠城。⑥东京朱祜: 东京,后汉京城洛阳。据 《后汉书·朱祜传》,朱祜曾充光武帝刘秀的护军,随军征伐,屡立战功,拜建武大将军,封鬲侯。⑦尊前叹式微: 在酒杯前哀叹衰落。尊,酒樽,即酒杯。式微,衰落。《诗·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 胡不归? ”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