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①》唐诗赏析,《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原文与注释
岑 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②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③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i)西:即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县附近)所在地。②惯度:
习惯于在某地度过。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南。轮台:唐代在庭州置轮台县,县
治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从甘肃武威郡的赤亭起身,必经火山和轮台县。③脱鞍: 即下马。垆: 放酒坛的土台。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时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首二句是点明时间地点。李副使 (其名不详,应是岑参的朋友) 将离武威赴碛西任职,他的旅途从赤亭开始,必经火焰山和轮台县,路途十分艰辛。“火山五月行人少”,诗人早有吟咏,何况“六月” 酷暑?这里以赤亭、火山起笔,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
三四句称赞李副使。在写法上是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 知道你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县的月亮就惹出乡愁来呢?“岂能” 二字是故作反问,其实是暗示李氏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之脑后了。第四句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符。
五六句是劝说李副使,挽留他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诗人超越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点出李氏此次万里西行的使命就是打击屡兴边患的胡人。这就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
末二句诗人直抒自己胸臆,顿觉气贯长虹: 功名只有从马背上求取得来,在沙场上拼搏,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祗向” 二字语气坚决,既可看作诗人在鼓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其实是在抒发诗人自己的理想壮志,还将全诗的意境推向巅峰。其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人物为之激动,为之振奋。
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语言也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都显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一种奔放的激情,无疑给了当时的远行者和现在的后来者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