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张先的词作多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而这首《木兰花》却风格别致。它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寒食节。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从寒食到清明,这是民间春游扫墓的日子。当时江南还有赛龙舟、荡秋千的习俗,往往“不论贫富,倾城而出”,十分热闹。作者写此词时正闲居家乡吴兴,此时已是八十六岁的老翁了,却也兴致勃勃地与人一起出游,并描绘下一个个动人的场景。
上片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白天水乡郊野人们热烈的活动场面。河里,小伙子们驾着轻快的小船比赛;岸上,姑娘们在柳林里成双捉对地荡秋千。一个“竞”字,点出了龙舟飞驰、吴儿奋进的动人场面;一个“并”字,显示少女们玩耍时活泼、欢快的情态。这是两个特写的镜头。再把镜头拉远,只见郊野绿洲,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采百草,赏风光,乐而忘归。“拾翠”语出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原指采拾翠鸟的羽毛,后亦泛指妇女野外游春之事。“拾翠”、“踏青”,既给竞舟、荡秋千铺设了背景,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又使眼前景象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以上四句,句句写人,句句有景,如剪取了四个富有动态美的镜头,有主次又和谐地把它们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风俗画。
下片用细描的手法,描写静夜里庭院的情景,也是对上片景象的延续和补充。上片写到游人“暮忘归”、“来不定”,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一个“暮”字把时间推到傍晚,与“遥山暝”吻合; “来不定”的游人此时也如“行云去”了。于是,由热闹转入宁静,自郊野移入庭院。此时,院中白天的笙歌也早已停歇,热闹了一天的人们都已散去,显得十分静谧。整个庭院沉浸在清朗的月色中,柳丝轻飏,柳絮朦朦,消融在一片清辉之中……
这首词的意境,上下片动景和静景适成对比。上片写动景,景象十分热闹;下片写静景,意境异常幽清。人去歌歇,闹极而静;“杨花过无影”,以动显静。写夜静,实际上是从侧面来衬托白天游春的热闹,暗补了上片的内容,并且在词的情韵上有余音袅袅之感。
这首词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民情风俗,富有乡土气息,同时也强烈地体现了一个耋耄老人对生活难能可贵的热爱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词所创设的意境的审美价值。它既有鲜明生动的动态美,又有素雅朦胧的静态美。特别是最后两句,表现出作者刻意追求的一种美学趣味,历来为人称道。张先以善用“影”字闻名,他曾自矜地对人说: “‘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词中“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与“柳径”句意境相仿,甚至更有一种朦胧的诗意美。
张子野吴兴寒食词: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在世所传“三影”之上。(〔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张三影”已称胜人口矣,尚有一词云: “无数杨花过无影”,合之应名“四影”。(李调元《雨村词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