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美人看画诗》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萧纲

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

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

分明净眉眼,一样细腰身。

所可持为异,常有好精神。

萧纲(503—551),梁代诗人,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三子,即位前,曾封晋安王,历任南兖州、荆州、江州、扬州等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549)即位,即梁简文帝,五年(551)为侯景所弑。善诗,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齐梁时代,宫廷绘画活动比较活跃, “善画妇人”的宫廷画家很多,以描写宫廷生活为题材(多为仕女)的画作,日益增多。萧纲的《咏美人看画诗》,描写的便是画于殿里屏风上的“神女图”。诗的开端“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两句,将画上的“神女”与宫里的“佳人”对举出来,佳人立在画前,观看画屏上的“神女”,便出现了“可怜俱是画,谁能辨真伪”的景况,因为画上的“神女”与宫里的“佳人”实在太相象了,佳人就像画上的神女那样可爱,真是难分真假。可怜,作可爱讲。五、六两句,诗人逼真地描写画上神女与宫里佳人有着相同的面貌和形态,她们一样都是眉毛眼睛修饰得洁净分明,一样都是腰身纤细,体态匀称。这两句是对上句“谁能辨伪真”的具体说明,也是对宫殿屏风上的神女图的细致描写,同时,也表明了画家画作仕女,力避古拙,努力反映当代流行的服饰打扮。张彦远曾描述过当时的画家“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时竞新。” (《历代名画记》)由此可知,萧纲诗描写画上神女与宫里佳人一模一样,完全符合当日宫廷画家趋时竞新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尚。

既然画上和宫里的美人如此相象,到了不能分辨真伪的地步,那么, “所可持为异”,是不是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将她们区别开来呢?诗人在结尾挑明: “常有好精神”,她们的差异,只有一点,宫里佳人有“好精神”,画上神女缺少“好精神”。诗人充分肯定了“神女图”在体物、写貌方面所取得的“意在切似”的成绩,同时也指出它“小乏神气”的缺点。古代画论家品评人物画时,最看重“气韵”、 “神气”,南齐谢赫批评刘瑱“纤细过度,翻更失真” (《古画品录》),南朝陈代姚最批评谢赫“气运精灵,未穷生动之致” (《续画品》)。萧纲诗的尾句,绝非闲笔,所发议论,鞭辟入里,深得画评之精微。

萧纲是南朝梁代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他的诗多写宫中女子的举止情态,辞藻绮丽,诗笔纤巧, “伤于轻艳”,但是这首题咏美人看画的诗,未露绮靡之迹,还算清新。诗的侧重点在画上,以宫里佳人与画上神女比照起来进行描写,在我国诗史上较早地使用“以画作真”的写法,来表现画面形象,得风气之先。萧纲这首诗,在我国题画诗的发展历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值得肯定。唐代杜甫写《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将庭前马和画上马对照着,写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句,艺术上与本诗一脉相承,显然受了萧纲诗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