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晓听枫桥钟①,暮泊松江月②。
斯人亦可人③,淡墨写愁绝。
【注释】
①枫桥:位于苏州城外寒山寺附近。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松江:又名吴江,今吴淞江。③可人:指令人满意之人。《礼记·杂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曰:‘其所与游辟也,可人也。’”
【评说】
本诗选自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四。
莹上人,陆游友人,其生平不详。
陆游此诗于绍熙三年(1192)春作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原诗有小题,分题莹上人二画,这里选其题《吴江图》一首。诗的前两句十字写不同时间、地点中的两件事:清晨在枫桥听寒山寺钟声,晚上船泊在松江上,欣赏明月清辉。很明显,这不是对画上实景的描绘,因为图画只能画一个“片刻”,如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言的“一个富于包孕的片刻”。从诗的小题看,莹上人这幅画表现的片刻应是“暮泊松江月”,那么“晓听枫桥钟”当是由诗人推想出来的画外之意。这画外之意不是随手拈来的,而是根据画中所绘“片刻”引申出来的。三四两句中诗人称画家为“可人”,能“淡墨写愁绝”。清人唐岱论墨法时,称墨有黑、白、干、湿、浓、淡六彩(《绘事发微》),郑绩言:“纯用淡墨而取雅逸。”(《梦幻居画学简明》卷一)莹上人是位方外之人,其画本应雅逸脱俗,令人有超然尘世、烦愁皆销之感。可莹上人却不,依然是位有世人七情六欲的“可人”,用雅逸之笔绘出的是无穷无尽的愁思。“愁”本是画不出来的,但画中一叶孤舟泊于江面,船上一人对着明月长吁短叹,对影成三人,这一“片刻”之中自然包孕了无尽的孤寂忧愁。诗人也正由这样的“片刻”而想到画中人曾在清晨的轻寒中独立枫桥,倾听着寒山寺苍老沉重的钟声,带着同样孤寂忧愁的神情。画外意和画中景正是通过这一“愁”字绾结起来的。诗人由画中景而引申出画外意,在不离画意、画境的同时扩大了画的境界和容量,充分体现了题画诗“画之不足,以诗凑之”的艺术特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