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米元晖楚山秋霁》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朱熹

楚山青丛丛,落日秋云起。

向晚一登台,沧江日千里。

【评说】

选自庞元济《虚斋名画录》卷一。

朱熹(1130—1200),宋代思想家、诗人,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斋,人称考亭先生,婺源(今属江西)人。家居福建建阳。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及第,历仕知南康军、漳州知州、潭州知州、焕章阁侍制兼侍读。曾创建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讲授经义。卒赠宝谟阁直学士,谥曰文。熹工诗文,擅书法,著述甚富。著有《朱文公文集》。

朱熹于诗下题曰“乾道辛卯三月十二日”,也就是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此时米友仁谢世仅二十余年。朱熹展画鉴赏时,此图仍然墨气尚新。明代谢缙也题过此图,云:“元晖家学相承妙,山水精微得其奥。云烟变幻出天真,意在笔先人不到。我观此图如有神,墨气淋漓焕发新。楚山胜概都在目,万里秋光如一瞬。展卷令人意气扬,使我醉笔欲发狂。漫题数语不足重,此卷可以比珪璋。”可惜此图已经失传,我们无法再一睹其风采了。

为米元晖的《楚山秋霁图》题诗,可以表现的题材内容很多,朱熹却用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体式,以最经济的笔墨,从整体上把握画境。画面上有高台,全诗以登高远眺为构思中心,“向晚一登台”,登高所见,便是整首诗描写的景物。开端两句,描写画上的云山,楚山重重叠叠,雨后青山山更青,故曰“青丛丛”。傍晚时分,秋雨初霁,暮云徐起,与夕岚相融,冥冥蒙蒙,变幻莫测。明人谢缙题此图,盛赞小米的画艺说:“云烟变幻出天真,意在笔先人不到”,也抓住了此图的美学特征。诗的结句说“沧江日千里”,也是登高台所见,滔滔江水,以一日千里的气势向东奔流,连同一、二句所表现的云山变灭的气概,构成了完整的“楚山胜概”的壮观景象,激发起人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情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