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
远岫层层何处?矮房簇簇谁家①?
烟树夕阳归鸟,清溪古渡横槎②。
【注释】
①簇簇:丛聚貌。②槎:竹木筏,渡人用。古渡横槎:用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句意。
【评说】
本诗选自顾嗣立《元诗选初集·玉笥集》。
题画诗的诗境,总是从画境来。本诗描写画上实境,句句写画,远山、近舍,夕阳、归鸟,烟树、清溪,一切景物都是画面具象,而全诗幽远清雅之美,实际上是从清幽的画境中托出。翁方纲在评论柯九思的题画诗具有绵邈含蕴的特色时说,这种特色,“殆从画家清境托来”。(《石洲诗话》卷五)翁氏的论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本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张宪诗的妙处在于,他将绘画美转化为诗美时,不失画境之本。这是一首六言绝句,张宪将画上之景,分为二个层次来写。前一联,用对偶句,描写远山近舍,“远岫”对“矮房”,“层层”对“簇簇”,“何处”对“谁家”,对仗工巧严整。再用两个疑问号,使灵动之气斡旋于对偶句中,有效地防止板滞之弊。后一联运用组合联想这种艺术思维方式,并列六个词组,描写画中六种景物,创造一种清幽的诗境。读完这首小诗,感到似曾相识。原来,诗人仿效马致远小令的写作技巧。《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的前三句,不用一个动词,将九种不同的景物,组合成一幅萧索的图画,创造“秋”的意境。本诗同样不使用一个动词,将八种不同景物,组合成一幅幽远清雅的图画,创造出清幽的境界,与画境切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