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绝句十三首(其十二)》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林散之

千载斯人迹已陈,唯余真理曜乾坤。

请看雨湿墙头处,月影参差入漏痕。

林散之(1898—1989),当代书法家、画家、诗人。原名以霖,字霖,号三痴,即取痴于诗、书、画之意,后改名散之,为“三痴”谐音,另有笔名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半残老人等,江苏省江蒲县人。解放后曾任江蒲县副县长,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南京书画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名誉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和政协委员等职。诗、画之名为书名所掩,以行、草书著名,与上海王蘧常并得当今草圣之誉。诗作初宗唐诗,后涉宋诗,有《江上诗存》。

这首论书七绝,写于1975—1976年间,可看作是林散之一生继承书法传统,参悟艺术真理的一个总结。诗的前两句,气魄雄大;后两句,则内涵深沉。

首句的“千载”,虚指书史上下数千年。 “斯人”,泛指历代书家。 “迹”,即笔迹、书迹。对于前人法书,态度有种种:或是顶礼膜拜,奉若神明,从而陈陈相因,抱柱守株,这种人决不敢道半个“陈”字;或是目空千古,唯我独尊,尚不知钟、王为何许人即口出狂言,认为古代书法悉皆陈旧,一无可取,这种否定一切的人,艺术上也决不会有任何成就。林散之则迥然不同于二者,一方面,他感到艺术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在作品中去陈迹,出新意。这正如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所说: “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或如赵翼《论诗》所说: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另一方面,林散之又从数千年来的书迹、书论中参悟到书艺真理,认为这类真理更有价值,不但应予继承,而且应予弘扬光大。

正因为如此,林散之在写出了“千载斯人迹已陈”之后,更精警地写出了第二句: “唯余真理曜乾坤。”真理是隐藏在千汇万状、纷纭复杂的事物内部的普遍规律;林散之所参悟的书艺真理,则是千载陈迹的历史升华和理性概括,它光照书法天地,辉耀艺术乾坤,照亮了千载书史,也照耀着书坛的今天和明天。

那么,书艺真理究竟是什么?先看林散之在其《〈书法选集〉白序》中一段富于哲理意蕴的话:

唯变者为形质,而不变者为真理。审事物,无不变者。变者生之机……书法之变,尤为显著……时代不同,体制亦随之而易,面目各殊,精神亦因之而别。

笔墨形质,应不囿于陈迹,当随时代而变,这才能使书法充满生机。林散之出生于戊戌变法之年,他曾风趣地说:“我是革新派。”可见他是十分重视书艺的变化革新的,他的创作即是明证。

“请看雨湿墙头处,月影参差入漏痕。”这两句就是林散之称之为艺术真理的不变因素之一。 “请看”一句,口语入诗。当代书家启功论林散之诗,说“如勉求近似者,唯杨诚斋(万里)或堪比附”(《江上诗存序》)。宋诗人杨万里能汲取口语入诗,雅俗共赏,为“杨诚斋体”特点之一。如果说, “请看”一句为俗语的话,那么, “月影”一句就是极妙的雅辞了。它作为全诗的末句,以典雅清丽之辞,美丽如画之境压阵,对全诗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月影入诗,何止万千,其寓意也随诗意而变。林散之诗中的“月影”,一为点明创作的时境,二为参用虚构手法,渲染出清静冷隽令人思的氛围:夜雨初歇,皓月当空,冷光透窗而入,照见屋墙漏痕参差,于是,书室面壁,参悟真理,耳际如闻颜真卿与怀素探求书法真谛——关于“常师夏云多奇峰”以及“坼壁”、 “屋漏痕”的生动对话(详见黄庭坚《书扇》一诗赏析)。林诗中的“漏痕”,即“屋漏痕”,出于唐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为书学术语,已衍化为典故。屋漏痕,有人释之为笔法,有人释之为笔意……林散之则进一步理解为毫不做作,参差天成。林散之的这句,还有举此概彼、举少概多之妙,让人想起其他书学真理,因此可谓含蓄蕴藉,尽得风流。

林散之的这首论书诗,可证之以他自己的艺术实践。试看他的书法,富有革新精神和时代气息,可谓戛戛独造。然而,其中又有不变者在,它充分显现了传统书论所强调的中锋运笔,力透纸背,涩势战行,纯任天然等等的美学内涵,并令人想起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坼壁路等著名书学术语,而这些又无不带上林散之与众不同的审美特色,体现着林散之自领风骚的艺术个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