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成寒林图》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黄公望

六法从来推顾陆,一生今始见营丘。

腕中筋骨元来铁,世上江山尽入眸。

林影有风摧落叶,涧声无雨咽清流。

寒驴骚客吟未成,万壑寒云为尔留。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著名山水画家。青州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人,故称李营丘。据北宋米芾说,他只见过李成真迹两本,而伪作却有三百本,所以他要作“无李论”。今藏辽宁省博物馆绢本水墨浅着色《小寒林图》,很可能是宋初摹本,但此图所画烟林平远之景跟史籍所载李成画的特色是吻合的,仍可供我们欣赏和研究。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 “烟林平远之妙,始自营丘”;又说: “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 《小寒林图》近处山坡上画了几棵松树,枝干和松叶笔法细密,体现了“墨润而笔精”的特色;远处山峦,烟林朦胧,寒云弥漫,水墨滃染与线描、皴点兼施,体现了“林木稠北、 “烟岚轻动”、 “秀气可掬”的特色。

此诗首联用顾恺之和陆探微来衬托李成,意思是说,在绘画史上谈到六法,一般都推崇东晋的顾恺之和刘宋的陆探微,而黄公望一生追寻李成的真迹,好不容易如今才见到,原来李成也是六法兼备的。六法论是南朝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来的,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他是扬陆抑顾论者,认为陆探微已该备六法,把他列为第一品,而认为顾恺之“格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把他列为第三品。以后到唐代张彦远、张怀瓘才顾陆并提。现在黄公望以顾陆衬托李成,是为了突出李成的成就,其意并不在贬低顾陆。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把李成列在“山水林木门”的“神品”中,并且评曰:“成之命笔,惟意所到。宗师造化,自创景物,皆合其妙。耽于山水者,观成所画,然后知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非神而何?故列神品。”由此可见,黄公望此联诗句,决非虚誉之辞。

颔联赞李成由于能宗师造化、效法自然,历览天下名山大川,所以他的画颇具骨力,坚劲如铁。 “腕中筋骨元来铁”,一个“铁”字,极为准确精警。在黄公望之前或同时也颇有人用“铁”字来形容画的笔力的。如形容他所画青藤: “藤梢卷雨铁绳壮” (《柳待制文集》卷六);形容他所画枯木:“回枝屈铁堕崖雪” (《道园学古录》卷二)等,都可见出李成笔力的劲剑而《小寒林图》上近处几株树的枝干,也体现了这一特色。

颈联描绘画境,采取了以动出静的办法。前人说过, “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既指出了诗画相通的一面,也指出了诗画各自的局限。从画这一艺术来说,虽可画出诗意,但难以画出声音。而黄公望则认为,李成这幅《寒林图》,从林影中风催落叶之形绘出了落叶的簌簌声,从涧底细小的清流绘出了涧水的呜咽声,而这些细小的声响,又衬出了寒林的幽寂。经过黄公望这么一描绘, 《寒林图》境界之美,便突现出来了。

尾联进一步用“寒驴骚客”来衬托画家。其意是说,骚客(即诗人)正在沉吟之际,他还未抓住灵感,构成诗篇,但“万壑寒云”已为画家李成滞留,给了他创作《寒林图》的极好画料。如此结尾不仅进一步描绘了画境,指出寒云在这幅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巧妙地赞扬了李成才思之敏捷,取得一笔两用的效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