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洞
原名三官洞,亦称妙远洞,在采石翠螺山西南麓,是采石矶五个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个。据《当涂县志》载,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有一个叫定如的和尚路过采石矶,看中这个石洞。他将洞内稍加修整,遂置床垒灶,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在里面参禅修身养性。后来,池阳巡抚喻成龙来采石游玩,命工匠凿洞筑阁,取名“妙远阁”,专供僧人焚修司静之处。民间传说,昔有湖南三位文士进京赶考,途经采石江面,陡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三人便泊船于崖下。待风平浪静后,所有江上船只均被吞没,唯此三人幸免,他们以为是被神人营救。后三人均中榜做官,于是在崖下石洞筑一庙阁,世人称之为三元洞,又称三官洞。三元洞,上下两层。第一层供有佛龛,临江有窗。在石壁处有小洞,为龙王洞,下通长江,汩汩水声可闻。第二层较明亮宽敞,内设茶桌,共游人憩坐品茗。凭窗远眺,烟波浩渺,惊涛拍岸,声不绝耳。清人张照龙有“扪梦寻洞见神宫,涌出层岩巨浪中”诗句。出三元洞后门,有山径小道,可达翠螺山顶三台阁遗址。
〔古诗文赏析〕 三 元 洞 清·张照龙
扪萝寻洞见神宫,涌出层岩巨泉中。
路绕羊肠循曲折,人从鸟道蹑高空。
红光镇日连云碧,水怪频年复火红。
我欲御风游汗漫,凭栏一望思无穷。
有关三元洞传说的历史并不十分久远,不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事,与清代诗人张照龙的时间距离甚近。而作为自然景观的三元洞,因它内有被称为龙王洞的天然小洞直通长江,又加上池阳巡抚喻成龙的奇遇,使三元洞笼罩上神秘的色彩。
张照龙前来之时的三元洞并不易于寻找,经“扪萝”攀援探寻之后才找到该洞。看来,喻成龙的“妙远阁”已经建成,并有佛龛设立,否则,“神宫”二字便无从谈起了。“涌出层岩巨浪中”,涌出的,自然是“神宫”了。那“神宫”犹如从层岩巨浪中凌空飞出一般,此句写出妙远阁周围的环境特征。
“路绕羊肠循曲折,人从鸟道蹑高空。”是说从三元洞出来,有山道小径,如羊肠一般,曲曲弯弯,通向翠螺山顶。而道路艰难,难以攀援,似乎是从鸟道攀登到天上去了。
“江光镇日连云碧,水怪频年复火红。”前句,写俯视江面,但见江涛银波浩荡,江上白云似乎也染成了水的碧蓝色,天光水色,摇曳生辉;后句,用喻成龙遇灯火指引不复受水怪加害之事,意谓水怪虽然存在,而有神灵相助,此乃三元洞供奉神灵之功。
“我欲御风游汗漫,凭栏一望思无穷。”诗人观赏至此,心潮澎湃。自然美景使人陶醉流连,诗人真想象会御风而行的仙人一般,去那漫无边际的天地之间畅游一番,去充分领略、尽情享受这江天一色的自然景色。诗人思绪万端。他的意念之中究意在想什么?是否与三元洞的民间传说有关?那湖南的三位文士进京赶考,在此为神人营救,幸免于难,后三人均中榜做官。这一传说对“因学行优异被荐举入仕,任宣城训导之职”的张照龙来说,或许他会以为神灵仍在以自己的虔诚之心会感动神灵、祈得高官吧? 可惜他后来因病辞归,终未能有大的成就。
从全诗境界来看,视野博大宏深,笔法质朴苍劲,由诗联想到诗人,想来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抱负宏大的文士。三元洞经他的诗笔一写,灿然生辉,为人们领略其景及内涵提供了一个十分可贵的向导作用。
(周家群)
〔民间文学〕 相传明代有一年,湖南有三位举子乘船进京应试。三人顺江而下,饱览了长江两岸的大好风光。
这天,船行到采石矶下,一位姓李的举子指着突兀江流的崖壁说道:“此乃诗仙李白常游之地,并有太白坟冢,理应登岸拜谒。”
另两位姓王姓张的举子却说:“李兄,还是应试过后,再尽情的游玩凭吊吧。”
三人正在争执,只见岩壁下的一个洞口处,站立着一位银须白发的老翁,在向他们招手。
三人不解何故,命船夫向岸边划去。三位举人上岸后,来到洞口处,却不见人影,就进入洞内,这洞太小,正好容纳他们三人。
三位正欲转身出洞,突然,江面上狂风大作,恶浪滔天,岸边飞沙走石,树木折腰,所有在江上行驶的船只不是被巨浪掀翻,撞击崖石,船毁人亡,就是被漩涡卷入江底,葬身鱼腹。三人赶忙躲回洞内,待风平浪静时,才出来。他们方才得知,那位老翁是位神仙,在危难中来搭救他们的。
后来,三位举子进京应试,皆金榜提名,分别为前三名,壮元、榜眼和探花,合作“三元”。且均被封为大官。
当三元返回故里时,专程登上采石矶,再顾此洞。为了答谢那位神仙的救命之恩,遂命名此洞为“三元洞”。又因三人皆做了官,民间又称此洞为“三官洞”。
(匡杰 整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