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天井湖》的诗词与文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天井湖

位于市区北部,因湖心有井,冬夏不竭,水涨通江,湖底有泉眼,水源不绝,故名天井湖。天井湖公园占地1656亩,水面1200亩,湖水终年倒映着山影。天井湖为堤山所割,分为南湖、北湖和东湖三域。南湖中有中州和南岛,宛若嵌在明镜上的两颗珍珠,天井,就位于中州岛上的通天阁内。通天阁有三层,高四丈,檐角飞翘,金碧辉煌。天井在阁的底层。此井天生湖中,井水清澈甘洌,终年高出湖面1—2米,可谓天下奇观。登上通天阁,倚栏临风,极目四眺,只觉烟波浩渺,浮光跌金,水天一色。湖南岸,有历史名山史松山。山虽不高,但很清秀,茂林秀竹,宁静幽雅。李白在此寓居读书,题咏多篇。

〔古诗文赏析〕 泛月天井湖 明·张楩

湖水澄将夕,舟如泛武陵。

波停峰影直,云净月光增。

树色绿霜古,诗怀逐酒升。

疏星天外朗,点点浑渔灯。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泛游天井湖。江南秋夜的美景,吸引着这位游客,他描绘了一幅美丽如画的秋天月夜天井图。

这首诗将恬淡、柔和、洁白月色下的景物点染得十分形象。天色将晚,夕阳西下,湖水澄静,荡舟泛游,意兴颇浓,恬然而自乐。入夜,小舟在湖下自由自在地徜徉,湖面波平似镜,屹立湖边的山峰倒影如笔,直指水底;天光明净,片云不存,月亮洒下清澈爽朗的银辉。湖岸上经霜的树木颜色斑驳暗绿,显得苍劲而古朴,诗人胸怀中抑制不住的诗情逐随美酒而升腾。遥看天际边的颗颗疏星,格外清朗明净;近看湖面上点点渔火,忽明忽暗,不甚分明。星光渔火交相辉映,水天相连一片谐韵。

此诗着力渲染“静”的环境气围,描绘清幽的天井湖月夜。另外,用词十分精炼确当,“停”与“直”相衔接,“净”与“增”相呼应,均是前一字为因,后一字为果。“朗”与“深”对比,境界一阔一窄,一明一暗,贴切自然。第三四句,“波停”对“云净”、“峰影直”对“月光增”,显得十分工整。

(洪静)

〔现代散文〕 凡是来铜陵的,都想去看天井湖。天井湖分为七大景区。“五松胜游”区景点有幽谷流香、紫烟园、五松亭、乐园、水莲亭、“夜吟闻斩”区景点有太白书院、春寒舍、舒画卷;“木鱼红鳞”区景点有溢心园、长桥观鱼、望江楼;“三千卷画”区景点有碧沸轩、梅亭、梅花仙女、鸳鸯桥、樱花亭;“天井奇观”区景点有南岛群蘑、中洲绿林、天井三渡;“湖山争艳”区风景点有赏园、杜鹃山、梅林、船岙;“红庙神佛”区景点有古庙朝拜,催明轩等。

漫步五松山,穿林过轩登上五松亭,可以饱览公园全景。五松山的余脉临东南两湖,湖弯入口处建有一座九曲桥,桥头的亭、廊、轩上悬挂的横匾和条幅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诗句。

九曲桥的西端有三道荷花湾,它的驳岸是赏园。其建筑古朴典雅,四季有节。园内以春亭、夏榭、秋舫、冬阁组成四大景观。天井在南湖的中洲岛上,井台距湖面三米多高,井水终年高出湖面两米以上。井口塔楼透空见天,名通天阁,是从天井上通天、下通海的传说设计的,高12.5米。游人观望,望井能见天,望天能见井,天井相映别有洞天。

三千米画,宛如一条绿带,隔开南北西湖,一头通往大江口,一头连接木鱼山。堤岸上面布有梅园,桃园、樱花园、三园之间垂柳相衬。长堤上的梅亭、碧波轩、樱花亭和鸳鸯桥形成对景。

木鱼山上松杉青翠,枫树成林,望江楼是赏景的好地方,借楼纵览湖光江天,促人奋进,给人遐想,让你流连忘返。

(洪静)

〔民间文学〕 据说很早以前,有一位仙人云游路过铜官山,发现这一座宝山,就想把宝取走。一天夜里,他撑船顺江而下,插篙停泊在天井湖,当他下船正要取宝时,被看宝的土地老爷发现了,土地老爷想斗仙不过,报信搬兵已来不及,便急中生智学起了鸡叫,这样引起了附近的公鸡争相啼鸣,惊动了山神。这个时候铜官山上的云突然散去,仙人误认为天即亮,急急忙忙撑船百去。由于他拨篙时心慌,反而向下使劲,一下子把湖底捣通,湖水渐渐上涨,漫漫通江入海,再也不会干枯。古人为寻找究竟,在湖中找到了如同井口大小的翻滚的泉,其深不见底,取名为“仙井”。以后人们又说“仙井”属仙人所为,上通天,下通海,至明代传为“天井”。铜陵的鸡鸣仍乱叫至今。

(洪静 整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