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舟中晚望祝融峰》原文与赏析
齐己
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
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
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
终当蹑孤顶,坐看白云生。
南岳衡山,在湖南省衡山县境内,海拔约1300米。它是湘江和资水的分水岭。祝融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中的最高峰。晚唐诗人齐己,一天傍晚在船上眺望这座雄伟的高峰,写下这首山水诗。诗题中“舟中”、“晚”和“望”三个词语交代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很显然,由于作者不是写“登岳”,而是写“望岳”,所以,他着重描绘的是远望山峰所感受到的情景,而不是身临山中的所见所闻。
“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首联气势不凡。晴天的傍晚,站在船头,放眼远望,只见天边矗立着一座寒冷而青翠的山峰,那便是祝融峰。卓,直立。读这两句诗,使我们想到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名篇《望岳》,杜甫的望泰山实在可与齐己的望衡山相比较。与杜甫《望岳》诗以设问(“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种“迂回婉转”的起句方式相比,齐己的望岳诗可谓“开门见山”。
颔联抒发了作者对南岳衡山的向往之情。“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十年来,诗人梦寐以求到南岳一游,今天终于来到衡山边,能够亲眼遥望和观赏这座峥嵘挺拔的祝融峰。这两句诗不仅道出诗人仰慕南岳这座名山的多年心愿,而且也暗含着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漂泊与艰辛。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情入景,点画出祝融峰上两种颇具特色的山景。
“巨石凌空黑”,祝融峰上巨大的岩石凌空而起,呈现出一片青黑色;“飞泉照野明”,飞流直下的泉水,以其清白如练的光彩把昏暗的山野照得洁白明亮。此联对仗工稳,用字精到。尤其是“黑”、“明”二字下得非常妥贴,它使得山景的色彩对比十分强烈。此联一出,祝融峰山景化静为动。接下去,诗人笔锋又一转,由景入情。祝融峰景色如此奇异美妙,诗人油然而生一种由“望岳”进而想“登岳”的心情。于是,他便把这一心情写进尾联。
“终当蹑孤顶,坐看白云生。”诗人发誓: 自己最终要登上祝融峰顶,坐在山顶上,悠闲自在地欣赏缕缕白云从山顶四周的峡谷里慢慢升起。“终当”有“定要”的意思,“蹑”即踩,“孤顶”,指祝融峰顶。这种结尾的方式也许受到过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的启发。关于杜甫是否登上过东岳泰山山顶的问题,学者们有过长期的争论。萧涤非先生根据杜甫晚年的作品推断“杜甫实已‘凌绝顶’。但没有留下诗” (见《杜甫诗选注》)。此事可以暂时存而不论。不过,齐己后来确实登上过南岳衡山最高峰祝融峰的峰顶上,这有他的《登祝融峰》一诗为证。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阅,并与此诗参较。
总起来说,齐己的这首诗虽然没有脱离由“望岳”而想到“登岳”这一前人已有的思路,但仍有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全诗写得生动自然,有声有色。颈领刻画入微,不失为山水诗中的佳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