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鉴赏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史之乱”后,杜甫到处流浪,生活贫困潦倒。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天,杜甫寓于成都,经友人帮助得在浣花溪旁营建了几间草屋住着。这就是后人以崇敬心情去瞻仰的所谓“成都草堂”,或云“浣花草堂”。就在草堂刚刚盖好的当年八月间,遭到一场罕见的暴雨狂风的袭击,茅屋为这场狂风所破,房中凄雨淋漓,家人彻夜难眠,诗人对此感慨不已。于是,他写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大家熟知的名作,早已收入中学语文教材,同时,这首诗语言通俗好懂,文字障碍不多。因此,这里我不作逐字逐句的详释,只作一简要的赏析,帮助大家进一步去体悟它的意蕴和诗味。
* * * *
《杜诗详注》的作者仇兆鳌在诗尾有一个注云:“此章,前后三段,各五句,中段八句。”
从诗歌内容看,这个意见是对的。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分段逐段加以简要诠释和鉴赏。
首段:记狂风破屋之况
诗人在这里竭力描写的,只有两个字:紧张。为此,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加以渲染。你看——
一、在用事上,加以渲染。把秋风破屋这件事,写得猛烈狂暴,写得极度紧张,写得异常混乱,写得万分痛伤。这一系列的描绘,就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
二、在用景上,加以描写。先写秋高之景,天阔之貌和风势之狂;同时,还写了“洒江郊”、“挂林梢”和“沉塘坳”等等风袭茅屋的惨况。
三、为了这个“紧张”,又在用词上加以突出。于是,诗中就出现了若干具有强烈动感的词语。如:怒号,飞渡,卷屋和飘转等等,都有助于长其风势,显出其色彩。
四、最后,诗人还在用韵上,进一步加以渲染。这段所押的五个韵字,都是有助于诗情、诗义的发挥的。比如:号、茅、郊、梢、坳,句句连押,又都是上平声,造成一种急剧的节奏,读起来如象声词,真若狂风怒号,呼呼击耳,令人有如身历其境,毛骨悚然。
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了大风狂暴之势,实在吓人;破屋难救之状,真正伤心。总而言之,突出一个词:紧张。诗人在这段描写中,紧扣“秋风破屋”这个诗题,的确是很成功的。
次段:叹顽童凌侮之状
上一段写的是人与天的矛盾。这一段则转入人与人之争斗,就是写“茅屋为秋风所破”之后,屋主与村童之间的“夺草之争”。诗人用传神之笔,写了群童同屋主争夺茅草而展开的一场令人可叹、可恶而又可笑的争斗。你看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一、可叹——狂风刮坏了新盖的屋顶,可叹也;群童却抱茅逃往竹林,实在可叹也;年老无力追不上,弄得唇焦口燥,那是更为可叹了也!
二、可恶(ù)——人们见“难”不救,已算可恶了;顽童趁“风”打劫,更加可恶! 而且公然抱着茅草大模大样地气惹屋主,屋主竟然喊干了口水,也不予理睬,还不可恶之极了吗?
三、至于可笑——可叹、可恶,在诗里是明明写着的,一看即在眼前;而“可笑”的样子,在诗中似乎不曾见到。但是,只要你好好地去找一找,再冷静地想一想,那么,这个“笑”字,也就会从字里行间跳了出来。试想:
当你们面前出现了一个老头同一群稚童,为了一把茅草而争得你死我活的场景时,还不令人可笑吗?特别是在诗人笔下的那班村童的顽皮动作,那种淘气的样子,那股傻稚的神情,有谁能不为诗笔的幽默而忍住发笑呢。因为,作为一位以忧国忧民著称的伟大诗人杜甫,当然理解“村童抢茅”事件的深刻社会原因的。因此,诗中那种谴责,决不是认真的,我们也不要当真去看。对于这一点的分析,如果不信,不妨等一等,读到此诗最后会给你证实的。
第三段:伤夜雨侵迫之苦
上一段,借助“叹”、“恶”、“笑”三个字,表现了诗人的复杂心情和良苦用心。而这一段篇幅最长,八句五十六个字,但真正着力写的只有这样三个字:雨、漏、旧。并从中突出一个“愁”。
雨——在字面上看,诗中写“雨”只有一句“雨脚如麻未断绝”,说雨下得“密而绵”。但是,从诗的前后句来看,就知道这场雨,也如风一样,十分恼人、吓人。你瞧,开头那个声势蛮厉害:风骤定,云墨色,昏天黑地,漠漠一片,都是大雨将至的征兆。加上,对“漏雨”的描写,充分说明了这是一场雨势急骤、雨量甚大的罕见的倾盆暴雨。
漏——诗中着墨无多,只用了“屋漏无干处”几个字。这是因为前边早已讲清楚,连屋盖也为狂风所破了,还用得着在“漏”字上多化唇舌吗?诗人有意把篇幅留给了“旧”字。
旧——但是,真奇,整段诗句中却没有出现这个“旧”字,而是一个更传神、更丰富的“铁”字来体现它。你想:布衾旧得滑似铁,被棉坚(实)得硬似铁,棉被湿得冷似铁,还不够破旧吗?再加上“踏里裂”,被子旧得不堪一踢,一伸脚就破一片,确实是十分破旧了吧! 诗人揀了这个“铁”字来形容“被子陈旧”,可以说是“入木十分”,深刻极了,它可以引起人们多少联想啊! 因为,连夜夜不离身的人们最基本(最起码)的必需品,尚且如此陈腐不堪,足见其家境贫寒到何种田地!
诗人所以要写“雨”、“漏”、“旧”三个字,主要目的是要突出这段诗的中心思想:愁。他有何愁呢?
他写了因狂风破屋而愁;他写了为夜雨漏床而愁;他也写了因衾旧难盖而愁;他还写了恐长夜不明而愁。愁、愁、愁,一句话,就是因穷而愁。那么,诗人是否仅仅为了眼前不幸和自己潦倒而发愁呢?答案:是的,又不是的。为什么? 因为杜甫一生过着贫困生涯,特别是“安史之乱”后,诗人飘泊西南各地,处境确实艰难异常。但是,他的忧国忧民的可贵精神,却是至死未灭。对此,在本诗的末段,就会充分地体现出来。
最后一段:表“有望衣被天下”之志
比杜甫稍后的中唐大诗人
白居易曾经说过:“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新制布裘》)这原是白乐天祖杜诗之意而精撰的名句。现在,正好借为概括
杜甫这一段的诗意。其实,何止于此,也是全诗的题旨所在。因为诗人就在这里,用了两句警语,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点破全诗的主题。
有人也许会说,诗人的思路挺怪:一下穷死,一下乐极,未免有点异想天开。假如我们认真加以推究,就会觉得这首诗在最后出现的这个“大转弯”,实在并不突然,却是很自然的。你想,诗人由目前的灾难回忆到过去的不幸,从个人的遭遇联想到“天下寒士”的悲惨生活,作为一位伟大爱国爱民诗人的杜甫,这是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这样,才是奇怪的。
大家知道,“匡世济民”、“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一贯的政治主张,是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杜诗中经常地、反复表现的最重要的主题。这个光辉思想,当然不是仅仅在一个不眠长夜坐思的结果,而是诗人奋斗一生所得到的最伟大、最宝贵的思想财富。
由上可以看见,杜甫这首诗的一个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把描写、抒情和言志三者紧密结合,并围绕着主题进行巧妙的安排与运用。它以“单刀直入”方式写实开了头,又用“画龙点睛”方法的表志结尾,中间适时地插进描、叙、议的交错使用法,让诗歌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描写不琐碎,言志不空泛,抒情有依据,并成为一首既是现实主义,又带着浓浓浪漫色彩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