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苏轼·行香子》苏 轼
苏 轼
秋 兴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①。浑无处、回避衰容②。问公何事,不语书空③。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秋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注释 ①“昨夜”二句:韩愈《秋怀》诗:“霜风侵梧桐,众叶著树干。”②浑:简直,几乎。③书空:以手在空中虚划字形。《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鉴赏 这是一首怨词,主要表达的是光阴流逝、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怨愤,最终归结到以酒浇愁。
开篇“昨夜”二句从写景入手,烘托出一种萧条孤寂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写容颜的衰老,一种巨大的忧愁感便展现出来。“问公”二句用了殷中军(殷浩)的典故,表现自己心中的不解和怨愤,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考证一点当时苏轼所面临的环境。
上阕这几句,实际上写的就是“光阴流逝”“年华老去”“壮志难酬”这三个方面,互相关联又层层递进,最后归结到“但一回醉”三句借酒浇愁的无奈。下阕的结构也是如此。“秋来”二句是写“光阴流逝”。“似无言”一句所谓“伤侬”就是指时光对容颜、身体的摧残,也就是写“年华老去”;“付与千钟”便是“壮志难酬”的委婉说法;“任酒花白”则又一次归结到借酒浇愁。因此我们看到,整首词的上下阕是呈现一种对称的结构,显得非常整齐。但在表达的深度上,下阕又深于上阕,上阕重写其怨愤,下阕则重写其解脱,呈现一种递进和发展。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与地点已完全不可考,单就其所描写的心境来看,必定是苏轼贬谪或者外放期间的作品,而且必定不是在晚年的惠州、儋州贬所。何以见得?第一,“回避衰容”一句,写“衰容”而仍想回避,不是如晚年时那样“看取眉头鬓上”(《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的无可奈何,可见容颜并未到自然老尽的地步,只不过是因愁而老罢了。第二,“不语书空”一典,是写作者无故遭罪之后心中的怨愤,但苏轼晚年早已经淡去了这种感情,甚至在黄州晚期就已经没有了,所以可以推测,它可能是黄州早期或者更早的作品。第三,从“付与千钟”来看,苏轼此时经济状况并不困难(没有黄州时期那样拮据,需要挖野菜充饥),所以本词为外放期间的作品的可能性更大。综上各点我们认为,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之前上书指陈新法不当,而被新党诬奏,自请外放任杭州通判,这一时期的心态、境遇与本词比较相当。当然,以上都是根据字面意义的推测,因为文人写词,往往使用各种修辞,这样的推测也就未必可靠。(姚苏杰)
梧院秋思图 张大千
链接 《元祐党籍碑》摩崖石刻。其碑在今广西桂林东龙隐岩摩崖石刻内。徽宗崇宁三年(1104)蔡京专权,再次将元祐、元符间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秦观等309人指为奸党,并将姓名刻石朝堂并颁布天下。五年,以星变诏尽毁其碑。现碑为南宋庆元四年(1198)元祐党人梁焘曾孙梁律据家藏旧本重刻。碑宽四尺余,高近六尺,距地丈余。额有蔡京手书“元祐党籍”四字,作八分书,径六寸,正文行书,径八分。附刻有饶祖尧跋。碑因长年经风雨侵蚀,有些字迹已模糊不清,“籍”字亦仅存一半,但尚可辨认。该碑国内罕见,是研究宋代党争与蔡京书法的珍贵文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