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邗沟》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这是《秋日》组诗其一,在秦观的作品中独具格调,迥别于“有情芍药”的柔婉,大异于“佳期如梦”的精刻,清新淡远,萧散自如,显出诗人诗路之宽。

诗中意象似断实连。乍读,一、二句间若剪断,前后二句间若脱节,其实非是。邗沟,古运河名,引长江水沟通扬州、淮安一线,中经秦观家乡高邮。生于水乡者爱水,诗人萦系于怀的常是那“岛外云峰晚,河边水树明”,“晓浦烟笼树,晴江水扑空”;有时一场清梦都牵他“曾入水云乡”(《题大年小景四首》)。对于家乡秋色的爱恋,缘水而生,所以有这诗的起笔。它含着日常生活经验的推断,是白日所见水容的印象;而“水清”又并不失分明的物感。第二句是全诗中心画面,应是诗人最早琢磨成句的关键一笔,它能使读者心目再现出鲜明的景象复合。积水之清,非寒星下所能见,一、二句便不是共时性的并列关系,两组物象不能共组于一个空间:它们是隔断的。断而不断,霜落、水清、寒星、舟船,它们仍然有着容含的承接的联系。既与运河朝夕相亲,秋寒霜落,河面清澄,诗人一畅襟怀,在垂杨暮鸦的堤岸上驻足流连,夜深犹未离去。远处河湾夜泊着三五舟船,无数颗带着寒意的星星,好像紧挨着船篷闪烁着明亮。三、四句与一、二句,从远处舟船到深泽人间,亦突兀。但有充满秋意的菰草香蒲,与清水、寒星相关合,前后三组物象便内在地拴连在一起。

诗之情调冷暖相谐。霜落水清,景象萧然。一个远景镜头,三五舟船横陈在秋夜天陲,无灯火之明,无桨楫之响,无渔歌唱答之喧闹,唯有天上寒星偎向篷桅。“无数”,仿佛星星因寒冷而拥挤;“傍”,好似星星们求借舟船为依托。这一句图象淡远,意境迷蒙,但读罢四句又不觉衰飒。一者,全诗有一种行进的动感,诗人惬意于秋夜水乡的恬静,信步而前,将寒星舟船的图景抛向远处,又迎来菰草香蒲的丛丛密密,这个动感消解了部分冷意。二者,三、四句陡转,传出了生气。在菰蒲匝地的荒淖边,方一疑虑迷茫,便惊喜地传达出人家笑语之声,水乡秋夜的荒疏里遂腾出暖热。

三、四句句法上自疑自解,转接紧凑。绝句转捩多在第三句。此诗要从星寒船寂的远景、冷景开出一层新义,生出泽国菰蒲,逗出“疑无地”的猜度:一片苍茫深杳,难道再没有茅舍人家?读者也欲追寻这猜度的正误,激起了新的审美期待。下句用“忽有”紧接紧换,诗情上扬,读者亦称心一快。诗评家曾将此二句与宋释道潜《东园》末二句相比并,其实二者句法结构很不同,“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第四句用“知有”之类,第三句已预言知有之故,乃是古人绝句习用的一个结构模式。秦观此诗以“忽有”某情景作结,第三句非预言忽有之故,而是展示“疑无”之情境。道潜诗推测性顺承,给人以巧慧之感;秦观诗为反逆性陡转,出突兀生奇之波峭,紧凑而新境顿开,与王昌龄“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之句式略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