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盼捷二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高旭

龙蟠虎踞闹英雄,似听登台唱大风。

炸弹光中觅天国,头颅飞舞血流红。

本诗写1911年10月革命军攻克南京事。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形势速迅发展,革命军在各地节节胜利,诗人受这种形势的鼓舞,写下了这篇充满对革命胜利的喜悦、洋溢着战斗豪情的激昂颂歌。

“龙蟠虎踞”,指南京城,典出张勃《吴录》。《太平御览》引张勃《吴录》记载,三国时,诸葛亮论金陵地形云:“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后来就用“龙蟠虎踞”指称南京城,有誉其形势险要雄伟的意思。南京城里,英雄们正在进行战斗。

诗的第二句写诗人对南京城里,也是对整个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内心感受,流露出对革命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的由衷喜悦。《大风歌》,汉高祖刘邦所作。刘邦称帝之后,回到故乡沛,邀集乡人亲友饮酒,席间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处诗人借以指代革命者的胜利之歌、成功之歌,用南京城里的事态所引起的听觉方面的感受来表示他内心的憧憬和激动之情。

后两句,诗人从视觉上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刀光剑影、热血飞洒的战斗画面,热情讴歌资产阶级革命家们为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不惜血肉之躯的牺牲精神和豪迈气概。诗人懂得共和国只有在血与火的搏斗中才能诞生,因而在他的心里,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所唤起的是一种为理想献身的崇高情感。

整首绝句,情绪高昂激奋,表现出雄浑壮烈的风格。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方面的感受,在读者心中唤起具体鲜明的形象,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大大加强了诗歌的艺术力量,而诗歌在文字方面的通俗浅近、明白晓畅,也成为本诗的一个特色。

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诗人理想的“天国”,如诗人所说,“依然歌哭恨绵绵”。从此,高旭诗歌的主题转入对革命后的混乱现实的批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