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诗歌·梅尧臣·汝坟贫女》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两宋诗歌·梅尧臣·汝坟贫女》鉴赏

梅尧臣



原注: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坡,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訉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这首诗作于宋仁宗(赵祯)康定元年(1040)间,它同《田家语》是姐妹篇,同时所作。是时,诗人正值三十九岁,任襄城知县,亲眼见到朝政败坏,天灾人祸为害人民。他悲愤异常,一口气连撰了《昆阳城》、《疲马》、《田家语》、《汝坟贫女》和《观水》等几首五言古诗和绝句,如实地记录了康定元年秋襄城一带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和征税抽丁、民不聊生的实况。

《汝坟贫女》的诗题本于《诗经·周南》的《汝坟》篇。它是用妇女口吻来陈述哀辞的,梅诗也借妇女之口来诉说人民的哀怨和疾苦。此诗取之为题,反映了北宋政权滥征乡兵的贫家父女的灾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 * *





诗前的“原注”,即小序,主要内容有三:①点明当时的气象状况:大雨酷寒;②点集老幼服役,而且是第二次征集弓箭手;③饥饿袭人,僵尸相继,哀鸿遍地,其状甚惨。

全诗二十句,其结构简单,除了开首二句是作者以第三人称进行略述之外,余十八句均为“贫女哭诉”,具体讲述了三层意思:①暴吏点兵;②横尸壤河;③生死无措。

先看开头二句: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汝坟,据《毛传》云:“汝,水名也。坟,大防也。”汝水,亦名北汝河,于河南中部,源于嵩县外方山,流经襄城县,南会沙河,至商水县入颍河。“坟”,有几释:①一般都用《毛传》之说,即大防,高大的堤岸,引申为“河边”。因为“坟”在古文中有一义曰:“水洷也”。②另一说,把“坟”视为“濆”字假借,即古之濆水,即汝水之忿流,经郾城与商水之间入流沙河。因此,汝坟,即汝濆,不是汝水之河边,而是指汝水与濆水两条河。于是,“汝坟贫家女”,就是汝水与濆水两河一带的贫家女了。

我认为,这后一说也不无道理。因为这样解释“汝坟”把诗人的视野更扩大了,从一水之边变为两河流域,更富社会性和典型性。

这两句诗作用重大,不仅作为展开下文的“引子”,而且起着定调的作用。因为它描写的哭声与哭状,均异乎寻常。请看:哭状是“行哭”,即边走边哭,完全不同于一般之“哭相”;哭声是音凄怆,也不是寻常抽泣与号啕。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正是诗人们所设的悬念,引人思考。

下边全是贫女自诉——

第一层(前八句):暴吏点兵





自言 “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这是“贫女”自诉悲哀的开始,她说:我家有老迈的父亲,只有女孩没有男丁。丁壮,即壮丁,因协韵而颠倒词序。上面派来的抽壮丁的郡吏何等残暴,连县官老爷也不敢违抗。催促应征壮丁不让停留,老头子被逼没法,只好柱杖去应征。稽留,即羁留、停留。龙钟,形容老态。这里是形容词作代词用,指老人。勤勤,即殷切,非殷勤;嘱,即嘱托,非嘱咐。幸,希望。相,指代性副词,即“他”,指老父。这是说,贫女殷切地恳求同去的邻人,希望好好照顾她的老父。

诗人在这里,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暴吏抽丁入伍的状况,这说明已不是什么“三丁籍一”了,而是无丁抽一。结果是逼迫老人代替了壮丁,其状甚惨。这就是诗的开头说“贫女哭音悽怆”的原因。但更严重的惨况还在后面呢! 请看——

第二层(中六句):横尸壤河





适闻闾里归,问讠凡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 (瀼) 河上;弱质无以托,僵尸无以葬。

适,刚才;闾里,即乡里。此指同乡人。疑犹强,疑,疑惑,不肯定地认为。犹,总还;强,即健、健在或勉强活着。这是说,刚才听说回来了同乡人,就去打听老父消息,以为他总还会活着,可是竟然他经不住寒雨袭击,早已冻死在壤(瀼)河上了。贫女说自己这柔弱的女子已无依无靠,父亲尸体也无法安葬。弱质,柔弱的体质,系贫女自指。两个“以”均作“用来”解。横尸,即躺着的尸体,即指已故父亲。

这就是贫女“哭音”如此“凄怆”的主要原因。但是,最根本的还在于下边这层原由——

第三层(最后四句):生死无措



老父死后,不仅自已今后生活无着,而且目前几道难关就跨不过去。“横尸河上”的老父,也无力埋葬,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悲惨的现实,使得她不能不考虑这样的一个严重问题:“活下去呢,还是一死完事?”下边,就是诗人如实地记录下的“贫家女”最后一段哭诉。她说: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这是说,生我这样的女孩子,既不能代父应征,虽说还活着,能抵上什么用呀! 何所当,犹言有何用。捶胸口,呼苍天,天啊! 我是生还是死,将何所向呢?拊(fǔ府)膺,拊,击,振;膺,胸膛。奈向,宋人习用语,即奈何,如何的意思。

诗人把自己的诗,结束在“呼天抢地”的极悲情状之中,激起人们的极大共鸣,不能不为之抹泪;同时,也引起人们去思考这惨境的背后问题。

* * * *





梅尧臣还有若干篇幅甚短,而言精意赅的诗歌,极孚众望,以下不妨再选读一些,并略作解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