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运·浪淘沙》原文赏析
自题《庚子秋词》后
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岁寒濡呴慰劳生。断尽愁肠谁会得?哀雁声声。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冰。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
庚子(1900)年,义和团失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淫掠,无所不至。慈禧太后挟持光绪逃往西安,久久不归。王鹏运与友人朱祖谋、刘福姚面对着侵略军的血腥暴行和满清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悲愤填膺,便“篝灯唱酬,自写幽忧”。所作既多,乃合编成著名的《庚子秋词》二卷。《秋词》真切地描绘了山河破碎、铜驼荆棘的凄惨景象,抒发了“短歌寒噤不堪豪”(《南歌子》)和“沉恨万端如雾散”(《玉楼春》)的沉痛感情,含沙射影地指责了慈禧的罪恶行径,是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的作品。这首词便是对这部词集中所抒写的典型情绪的一个总结。
词人作此词时已年过半百,所以落笔就写头发的华白。华发对着青山,一衰飒,一蓬勃,对比鲜明,更增加了哀痛的程度。何况词人远离故乡,久客京华,官场黑暗,国事日非,连梦境都是零乱破碎不堪的。“岁寒”既是实指,也是影射。北国的秋季,气候已经寒冷;而更为严重的是,八国联军的入侵,使中华民族遭受到一场亘古未有的大灾难,真是其寒彻骨!王鹏运跟他的词友们,生当乱世,处境困厄,真象《庄子·大宗师》中所说的涸泉之鱼那样,“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藉此抚慰劳苦多难的人生悲哀。有什么好办法?这时候,流离失所的难民触目皆是,真是哀鸿遍野,惨不忍睹。这些景象刺痛了词人们的心,而当政的慈禧与光绪偏偏在这时逃到西安去了,“昨梦横汾西去路,声声,塞雁惊寒不忍听”(《庚子秋词·南乡子》),所以,词人无比哀痛地说:“断尽愁肠谁会得?”王鹏运曾另有文章描绘当时的情景说:“秋夜渐长,哀蛩四泣,深巷犬声如豹,狞恶骇人,商音怒号,砭心刺骨,泪涔涔下矣!”这段话,很可作为此词的注脚。
此词上片描述填写《庚子秋词》的历史背景时,不是单纯地叙述或议论,而是将作者的处境、遭遇、心情和环境气氛融和在一起,打成一片来写,因此,特别真切感人。下片转入具体描写当时填词的情景,仍然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
疏檠,本指雕花的灯架.这儿借指灯盏。词友们围着一盏孤灯在填词,他们面对着八国联军入侵所造成的惨象,真是肝胆欲裂,灯光昏暗惨澹,仿佛也跟词人们一样充满着悲和愁。“歌断谁听”句,进一步抒写孤独、哀伤的感情。“墨痕和泪渍清冰”句,字字饱含感情,字字形象飞动,意思是说,《庚子秋词》是泪水伴着墨汁写成的,天寒地冻,泪水旋即凝为清冰。《庚子秋词》中,写泪的警句特别多:“人何处,尘迷路,恨难平,还是泪痕和酒不分明。”(《相见欢》)“何堪歌酒东华路,泪尽西风理断弦。”(《鹧鸪天》)“断魂无着不须招,老向空山和泪读《离骚》。”(《南歌子》)由于这部词集中饱含着词人忧国爱民的泪水,所以,用“墨痕和泪渍清冰”来概括和总结,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但是,这些“悲秋残影”式的词作,又有谁来欣赏呢?看来,只好将它交给酒楼上的歌妓去传唱了。这知音难觅的悲哀,贯串全词,跟前面“断尽愁肠谁会得”、“歌断谁听”等句前后呼应,一线贯珠,形成了全词的基调。显然,它也是整个《庚子秋词》的基调。这悲哀是极其典型的,它代表了那个时代具有忧国爱民良心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