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与李长源游龙门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这是一首山水纪游词。
龙门,即今河南洛阳市南的伊阙山,相传大禹治水在此疏流,两山对峙,夹伊水,望之若阙,故名。《方舆纪要》云:“阙塞山亦曰龙门,亦曰伊阙。宋祁曰:伊阙,洛阳南面之险也。自汝颍北出,必道伊阙,其间山谷相连,阻阨可恃。又有八节滩在龙门下。”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就建筑在北山崖壁上。李长源是词人的好友,以才华卓绝、磊落有气节知名当世,两人相交很深,多有酬和之作。吴庠《遗山乐府编年小笺》编此词于元光二年(1223),似可从。
上片开头两句写龙门景色:“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两人联袂同游,拾级而上,但见林木参天,笼罩在一片静谧的秋气之中,惟有八节滩的流水声回荡在龙门山的峭壁之间。十字显示出山水的清幽。“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这是词人对尘世功名的慨叹。回头北望画栋飞檐的洛阳城阙,多少人在为功名利禄日夜奔走,尘土飞扬,演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人世的喧嚣,正与龙门山水的幽谧相比照,表现出词人对功名的鄙视和对山水的留恋。“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意思是说,一切功名利禄都象神光照射牛背、春风吹进马耳那样,古人是无动于衷的。词人在淡忘功名、陶醉山水中窥到了古人旷达超尘的胸襟,从中得到启示。“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二毛,指头发斑白。词人在大自然中暗自庆幸,自己年岁尚未衰老,正可与山水同乐。
下片换头自问自答:龙门象哪里?象山明水秀的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是古代著名风景名胜之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晋人王献之曾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此处暗用此典,说明龙门风光象山阴一样迷人多姿。“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词人平生梦想流连名胜,如今龙门美景,使他乐而忘返,于是忽发奇想:“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词人愿终老龙门山中,让山花山鸟相伴,醉饮芳酒,吟诗作赋。结拍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语本左思《招隐》:“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仅一字之差,浑化无迹。山水自有清音,何必还要管弦杂乐?那潺潺的滩声,悦耳的鸟啼,寂寂的松风,即为天籁,使人忘机,又岂是尘俗之丝竹所可达到的境界?!
《遗山乐府》中山水纪游词不多,此词写龙门佳景,只写山水,始终未及龙门石刻佛像,而写景又始终与抒情相交融,笔势空灵深蕴,堪称山水纪游词之杰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