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望海潮》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谭嗣同·望海潮》原文赏析

自题小影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这是谭氏仅见的一首词作《谭嗣同全集·石蜀影庐笔识之五十》有云:“性不喜词,以其靡也。忆十八岁作《望海潮》词自题小照云:(词略)。尚觉微有气骨。”十八岁时,作者正在甘肃兰州一带,词作抒写了青少年时慷慨磊落之气和壮志未酬的郁塞之感。

上片开头三句,概述年来踪迹。作者是湖南人,小时居京师,十三岁时其父谭继洵外放甘肃巩秦阶道,他随父至任所。十五岁回湖南浏阳拜师读书两年余,再返西北,故云“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表明山川殊域,道路遥远,自己辗转南北,风尘劳顿。下三句一转:“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骨相谓人的体格状貌,古人常以估测一个人的前程后事。作者早有壮志,自期甚高,但今日看来,全成虚话。只有肠轮自转,年龄仍按自然规律增长,十八个春秋匆匆而过。下面“春梦”三句,落到小影。细雨滋润万物,春风鼓荡船帆,小影中的我,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独自吟哦,做着瑰丽的春之梦。然而,现实远非想象的那样顺遂人意,作者逐渐从春梦中醒来,自己是空无成就,国家是外侮迭至,内政日非。最后“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二句,表面上写小影前放着数枝瓶花作为陪衬,细细玩味,“惟有”、“不须多”数字,实流露出许多失意寥落的感慨,谓今日之我壮志未酬,难以奉报影中之我,是曲折之笔。

下片“寒江”三句,从上片的写影中之我,转到写今日之我。“才脱渔蓑”,说明作者是刚由湖湘水网之地来到高寒的西北。“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谓自己饱经风霜,揽镜自照,但见满面风尘。“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三句将镜中之我与影中之我对比。“不因人”即镜不随人之意。这似是醉后发红的脸色,实是风尘所致。回首昔日春梦未醒之时,看看现在奔波困顿之状,作者心情自难平静。“拔剑欲高歌”,情绪激昂慷慨。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又说得极沉痛。冷酷的现实,无情地“揉搓”着壮士的侠骨,作者不禁失望悲抑。结句“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写作者见镜中之我风尘面貌,几乎难以相信。科,古代戏剧中表示动作之用语。下片写今日镜中之我,处处与影中之我构成对比,充分表现了作者在当时的社会中壮志消磨,事业难成的感慨。

谭嗣同这首词,名曰“自题小影”,实际上托小影以生情,重在写今日之我,词中既有豪情壮志,更有忧患牢落,诚如作者自己所评:“尚觉微有气骨。”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曾云:“谭浏阳志节学行思想为我国二十世纪开幕第一人,不待言矣。其诗亦独辟新界而渊含古声。”移之论此词,亦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