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蹋铜蹄歌:陌头征人去|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襄阳蹋铜蹄歌:陌头征人去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

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

此歌又名《襄阳白铜蹄歌》(《诗纪》卷六四),亦名《白铜蹄》(《英华》卷二○一)。据《隋书》所载,梁武帝萧衍仕齐为雍州刺史(坐镇襄阳)时,民间曾有童谣云: “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解释这首童谣说: “白铜蹄,谓金蹄,为马也。白,金色也。”指明所谓“襄阳白铜蹄”即是襄阳铁骑,也就是萧衍所掌握的军队。后来齐主萧宝卷无道,大失民心,且杀了萧衍的哥哥萧㱅,萧衍便兴兵问罪,统率襄阳大军攻下了建康,使“扬州之士皆面缚”。(“扬州之士”,泛指齐国统治集团及其中央地区的文臣武将。 “面缚”,即反背而缚。 )果应了童谣“反缚扬州儿”之言。梁武帝即位之后,大修文教,更造新声,怀念起襄阳百姓和那首童谣,便亲自作歌三阕,又命他的宰相沈约和了三阕,共六阕,大抵主言送别之情,且皆在襄阳。取童谣之意,全歌名曰《襄阳蹋铜蹄》,被以管弦,并以十六人舞之。此歌不仅在梁宫廷歌舞中兴盛一时,在民间亦广为流传,特别是襄阳一带,直至盛唐时期,仍不失其风采。李白在《襄阳曲》开头一首所写到的“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鞮,即蹄)。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以及他在《襄阳歌》中描述的“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便是此歌流行的情景,可见一斑。

“陌头征人去”四句,是歌的首阕。全阕通俗易懂,无论是描情写意还是文词结构,皆无矫揉造作之感。了解此诗背景之后,一眼便可以看出,萧衍在这里追忆的是襄阳妇女送军出征的惜别之情,也可以说是他对襄阳百姓支持他兴兵伐齐的感怀。按《隋书·乐志》所言,萧衍伐齐,兴的是所谓“义师”。也就是说,萧衍伐齐的行动和百姓反齐的情绪产生了一致性。因而,送亲人出征的百姓, “牵衣顿足拦道哭”者当不会很多,当然更不会形成“哭声直上千云霄”的惨状。然而,萧衍却能体念他的士兵同亲人们别离的痛苦,毫不掩饰地在诗中描写了别离之情。你看,那些少妇少女,停了闱房机杼,送情人至田间小路的尽头,默默无言,泪湿罗衫。情景交融地描述了百姓们送亲人出征,描述了百姓是忍受着极大痛楚,并在感情生活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都不得不有所牺牲的实况。也正是由于百姓们的这些忍受和牺牲,才使萧衍得以成功。萧衍极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因而他的诗句才情真意切、和婉可亲。通过诗歌,表达了作者“寄语故情人”的心愿。这比那种以概念认识来描绘正义战争,只写人们如何拥护、如何欢天喜地去送别亲人,却毫无惜别之情甚至什么你即使死去我也“不会悲哀”之类的诗句,则更能动人肺腑。这也正是《襄阳蹋铜蹄》之所以能在较长时期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