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2】,因平原君谓赵王曰【3】:“秦所以急围赵者, 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4】, 已而复归帝, 以齐故。今齐闵王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5】,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6】,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7】,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 周烈王崩, 诸侯皆吊, 齐后往, 周怒, 赴于齐曰:‘天崩地坼, 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 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 而母, 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 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 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 十人而从一人者, 宁力不胜、智不若邪? 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辛垣衍曰:“然。”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快然不说曰:“嘻! 亦太甚矣, 先生之言也! 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8】, 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 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 醢鬼侯。鄂侯争之急, 辨之疾, 故脯鄂侯。文王闻之, 喟然而叹, 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9】, 而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帝王, 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 夷维子执策而从, 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 彼吾君者, 天子也。天子巡狩, 诸侯避舍, 纳筦键, 摄衽抱几, 视膳于堂下, 天子已食, 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 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 假涂于邹。当是时, 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10】:‘天子吊, 主人必将倍殡柩, 设北面于南方, 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 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 生则不得事养, 死则不得饭含【11】, 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 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 梁亦万乘之国, 交有称王之名, 睹其一战而胜, 欲从而帝之, 是使三晋之大臣, 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 而予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公子无忌夺晋鄙军【12】,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 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注释】

【1】鲁仲连:齐国的名士,善于出谋策划,常周游列国,为人排忧解难,而有功不居,不肯仕宦任职,保持高风亮节,最后逃隐于海上。

【2】客将军:他国人为魏将,故称客将军。辛垣衍:人名。间入:潜入。

【3】平原君:赵国公子,名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

【4】齐闵王: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齐闵王同时称帝,后齐闵王取消了帝号,秦王亦不称帝。

【5】百万之众抑于外:指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大破赵将赵括大军。于长平(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坑杀降卒四十万。

【6】鲍焦:春秋时隐士,荷担采樵,不满现实,抱木而死。

【7】齐威王:齐桓公之子,名田婴齐。

【8】鬼侯、鄂侯、文王:商纣王时三个诸侯。文王即周文王。

【9】牖里:地名,河南省汤阴县北。库:监牢。周文王曾被囚于牖(又称美)里。

【10】邹之孤: 邹之新君。因邹新丧君, 故称孤。

【11】饭含: 古时人死后, 殡葬时, 将粟米放人死者口中叫饭, 将珠玉放入死者口中称含。

【12】公子无忌: 魏国公子信陵君, 名魏无忌, 亦为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赏析】

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云:“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诗中充满了李白对鲁仲连的崇拜之情, 这同《鲁仲连义不帝秦》这篇文章所塑造的鲁仲连的形象是分不开的。

《鲁仲连义不帝秦》选自《战国策·赵策三》, 它记叙了齐国名士鲁仲连见义勇为, 坚决反对尊秦王为帝, 解救赵国邯郸之围的故事。当时赵国长平之战受挫之后, 秦军包围了邯郸, 魏国援救赵国的军队畏惧秦国,不敢前进, 魏王派辛垣衍劝赵国尊秦王为帝, 以求解围。客游邯郸的鲁仲连闻知此事,挺身而出, 义正辞严地谴责了辛垣衍, 晓以利害,使其折服。秦军闻之, 为之退军。文章故事性强, 人物性格突出, 论辩之辞, 气势磅礴, 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佳作。

这篇文章共十段,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前三段是第一部分, 它先交代故事的背景, 写鲁仲连见魏客将军辛垣衍。文章开篇即写当时的态势, 文笔简洁, 语言精练。“秦围赵之邯郸”一句即将局势危急的气氛突出出来。邯郸是赵的国都, 赵军大败之后, 国都被强大的秦国军队包围, 其形势之紧急, 可想而知。仅此一句就为全文的展开创造了特定的背景环境。此时魏王遣将军晋鄙救援赵国, 却“畏秦, 止于荡阴, 不进”, 这样就将原本就很紧张的气氛推到更加不可收拾的地步。第一段寥寥数语将事件所及的三方面——赵、秦、魏, 及其基本状况交代得一清二楚, 为下文写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大的背景。

第二段写辛垣衍劝赵王帝秦。魏国不但不能救助赵国, 反而派人劝赵王尊秦昭王为帝, 这段为鲁仲连的活动提供了对立面。先写辛垣衍“间入邯郸”扣合上段交代的邯郸被围的紧迫局面。“因平原君谓赵王”则表明了平原君在赵国的决策者的地位。为后面写平原君面对危局无可奈何作铺垫。接着辛垣衍对平原君说的一番话, 具体地表现了魏王魏将及辛某自身对秦国的错误判断和对秦国的畏惧心理, 提出了“帝秦”的主张。而平原君对此主张却是“犹豫未有所决”, 无可适从。这段通过辛垣衍之口似是而非地提出解邯郸之围的方法, 为后面写鲁仲连的谴责树立了靶子。

第三段写在赵君臣上下进退维谷之际, 鲁仲连挺身而出, 欲见魏客将军辛垣衍。这段先点出鲁仲连适在赵被围之城邯郸之中,然后通过写鲁仲连与平原君和平原君与辛垣衍之间的两组对话,在对照之下对各人的性格初步有所表现,但重点是写鲁仲连。首先在鲁仲连与平原君的对话当中,鲁仲连见义勇为,有主见,有胆识的性格即得以展现。他在“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后,即见平原君,急切地问:“事将奈何矣?”迫切之情甚于赵国人。而平原君虽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此时却束手无策,心情沮丧,文章重复“胜也何敢言事”,就体现了他犹疑寡决的个性。与之相对,鲁仲连既坚定又有主见,他责备了平原君无能,随即请平原君安排他与辛垣衍相见,欲“责而归之”。接着在平原君和辛垣衍的对话里,刻画这三个人物。文章通过辛垣衍的口将鲁仲连是何等样人进行评价,“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并写出辛垣衍自感到帝秦的主张难以说服鲁仲连,因而想回避矛盾,以自己是“人臣也,使事有职”为托辞,一方面掩饰自己在帝秦问题上的观点,为自己开脱,一方面借此谢绝与鲁仲连会见。但平原君不断要求,辛垣衍才不得不答应与鲁仲连见面。这段对话已透露出辛垣衍与鲁仲连在“帝秦”问题认识上有差距,这样就为下文写辛、鲁骋辞竞说,唇枪舌剑的正面交锋张本。

第二部分,即第四段,写鲁仲连会见辛垣衍,提出助赵抗秦的主张,为辛垣衍阐述“帝秦”之害,进一步表现了鲁仲连见义勇为的品格。这部分主要针对救赵的问题而展开。文章先写鲁仲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迫使辛垣衍先发问,为鲁仲连步步驳斥辛垣衍帝秦之论蓄势。辛垣衍虽然知道鲁仲连是高士,但他还是把鲁仲连久居围城而不去看成是怀有个人目的,这种对鲁仲连人品的不理解,引发了鲁仲连诉说他此举的意旨。他先引春秋时隐士鲍焦为例,表白自身,微讽辛垣衍对自己的不理解。然后批评秦国“弃礼义,上首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是凶残暴虐的虎狼之国。表示如果尊秦为帝的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并针对辛垣衍的不理解点出见辛垣衍的目的,“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赴也”,提出助赵抗秦的主张。接着就助赵的问题,鲁仲连提出使燕梁楚齐皆助赵,而辛垣衍以梁将的身份提出“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的疑问,就辛的疑问,鲁仲连从而指出“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进而陈说帝秦之害,委婉地批评辛垣衍的帝秦主张。这里鲁仲连巧妙地引用齐威王尊周王室的故事,说明天子贪求是理所当然的,而诸侯对天子的非分苛求是很难容忍的,从而侧而地表明秦如果称帝,必然得寸进尺,诸侯将不堪忍受,因此尊秦为帝是利害攸关的大事。同时也表明即使尊秦为帝,秦也不会解围,反而会更贪得无厌,批评辛垣衍劝赵尊秦为帝,秦就会自然退军的论调。这部分文章着重就助赵这方面表现鲁仲连反对帝秦的观点,通过问答,引出对帝秦利害的陈诉,引古证今,体现了鲁仲连的高尚品格,而辛垣衍则目光短浅,只从劝赵帝秦而不损害梁国利益的角度看问题,虽受到鲁仲连委婉的批评,但并没有完全被说服。

文章的第三部分,即第五至第八段,写鲁仲连针对辛垣衍视秦与诸侯关系如主仆的错误看法,进一步陈说帝秦之害,义责辛垣衍。这部分文章主要从魏国及魏国君臣的利益出发,阐诉帝秦之害,更进一步使对方认识到帝秦之论的荒谬、短视及危害,使对方最终放弃了帝秦的主张。

第五段,承上一转,写辛垣衍受到鲁仲连的批评, 自感理亏,却又不甘心,于是转换了话题,用仆人畏主人的比喻来反驳鲁仲连,企图难住鲁仲连。但是辛垣衍的比喻非但没有难倒鲁仲连,反而使鲁仲连抓住了破绽,乘胜追击,置辛垣衍于更为窘迫的境地。鲁仲连针对辛垣衍比喻中明显的自卑自贱,追问道“然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迫使辛垣衍就范。在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后,鲁仲连不失时机地以一个极其大胆而夸张的假设“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给辛垣衍以致命的打击。以一般道理而论,这一假设似“亦太甚矣”,是不能成立的,故而使辛垣衍“怏然不悦”。但是经鲁仲连一番解说,阐明了这一假设并非夸张。鲁仲连以商纣王烹醢鬼侯、脯鄂侯,囚文王姬昌的历史典故为证,说明主令仆死是很轻易的事,言外之意,秦称帝后,令诸侯死则亦易如反掌。道理说清了,最后反问一句,同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要走到被别人烹醢的地步呢?语气咄咄逼人,不容置辩。

第六段,写鲁仲连以邹鲁之人不纳齐闵王为例,阐明国家弱小亦不应自轻自贱的道理,批评魏国君臣中的帝秦主张。这段先写到处逃亡的齐闵王, 自恃原为大国之君,鄙视弱小的邹国、鲁国,以天子自居,提出诸多不合时宜的无理要求,导致小国的反感。鲁、邹虽弱小但不卑不亢,终于没有接纳盛气凌人的齐闵王。对照之下,魏国君臣的行为太可悲了。紧接着鲁仲连又刺中对方一剑,他指出“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批评魏“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这段写鲁仲连从国格礼法上义责辛垣衍,入木三分。

第七段,从魏国君臣的切身利益方面,分析帝秦的危害,揭示帝秦不仅损害赵国的利益,也同样要损害魏国君臣的利益,从而驳倒帝秦之论。前面鲁仲连着重就诸侯国君方面阐述问题,这段则侧重从诸侯大臣方面阐述,矛头直接指向辛垣衍,前面多以古论今,而这段则依理推测魏之未来,指出秦如无人阻止其称帝的话,那么接踵而来的便是“变易诸侯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结果必然是“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这段推论极切中要害,因为魏国君臣及辛垣衍自身就是出于自自利,鼠目寸光,短视懦怯,苟且偷安,才提出帝秦之论的,而这里就针对这一点批判,是很有见地的。文章至此,分析透辟, 入情入理, 令人折服。

第八段写辛垣衍被鲁仲连说服。这段照应前文, 先写辛垣衍在行动上表现对鲁仲连的折服, 再以“始以先生为庸人,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的话, 表示对原来不理解鲁仲连的为人的追悔和他对鲁仲连由衷的称赞。这样既写出了辛垣衍对鲁的佩服, 同时也照应了第二部分开头所言, 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最后“吾请去, 不敢复言帝秦”明确表现辛垣衍被说服, 放弃了帝秦之论, 同时也照应了第一部分魏提出帝秦之论, 宣告这一主张的失败。这一部分鲁仲连的批评更为深入, 同时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更为生动具体了, 与辛垣衍自私怯懦, 目光短浅, 自卑自残相对, 鲁仲连见识深远, 无私无畏, 坚持正义, 耿直不阿的形象相当突出了。

第四部分即第九、十两段, 照应开篇写秦军退军, 刻画和表现鲁仲连功成不居, 鄙视富贵的潇洒的人生态度和超逸的高风亮节。第九段写鲁仲连说服辛垣衍对秦将起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秦军“为却军五十里”。接着以简洁的笔墨交代魏信陵君夺晋鄙军权以救赵, 照应开篇, 表现局势转危为安, 以此突出鲁仲连之功。

最后一段写平原君为鲁仲连庆功, 欲厚加封赏, 表现他对鲁仲连的功劳重视和感激。而鲁仲连却辞绝封赏, 他认为天下之士者, 就应仗义勇为, 为人排患释难, 而无所取, 不然即如同重利的商贾。生动地表现了鲁仲连不仅是见义勇为, 富有远见, 不畏强暴的英雄, 而且是不慕荣利, 功高不居的高士。他那潇洒飘逸的风范, 成了历代封建士人崇尚的榜样之一。

这篇文章不但波澜起伏, 大气磅礴, 而且结构严谨, 语言生动, 更为突出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文章通过人物的对照, 在个性化的对话中刻画人物性格, 把人物的个性表现得鲜明而深刻, 如平原君遇事惊慌失措, 优柔寡断; 辛垣衍自卑猥琐, 见识浅陋, 自私自利; 而鲁仲连见义勇为,不畏强暴, 功高不居, 善于论辩, 临危不惧, 潇洒超逸的形象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用层层剥笋之法, 文力健举, 长于气势, 不愧为千古传誉的文学佳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