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方孝孺·深虑论》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方孝孺·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1】,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2】。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3】?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4】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5】,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6】;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7】,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8】, 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9】,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10】,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刮析之而分其势【11】,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12】。光武之惩哀、平【13】,魏之惩汉,晋之惩魏, 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 皆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 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14】; 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15】, 尽释其兵权【16】, 使力弱而易制; 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17】。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 盖世之才;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18】, 思之详而备之审矣【19】。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 终至乱亡者何哉? 盖智可以谋人, 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20】。 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21】?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 非智虑之所能周, 非法术之所能制; 不敢肆其私谋诡计【22】, 而唯积至诚、 用大德以结乎天心【23】; 使天眷其德, 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24】。 故其子孙, 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 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 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 而必后世之无危亡, 此理之所必无者也, 而岂天道哉?



【注释】

【1】 图: 图谋, 设法对付。 全句为“治理天下的人, 常常认真考虑,对付他所认为难办的事, 而忽视他认为容易办的事。”

【2】 遗: 遗弃。 不管, 不注意。

【3】 与: 同“欤”, 语气助词“吗”。

【4】 天道: 上天的意志。 指人事是由天命所决定的。

【5】 一: 统一, 用作动词。

【6】 变封建而为郡县: 封建, 指周代实行的“封国土, 建诸侯”的分封制度。 天子将爵位和土地赐给贵族。 贵族对领地和爵位有世袭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废除分封制度, 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 郡下设县。 郡、 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7】 兵革: 兵器衣甲的总称。 革: 用皮革制的衣甲。

【8】 汉帝:指汉高祖刘邦, 沛县人, 曾任泗水亭长。 由于他出身平民,参与秦末农民起义,后建立汉王朝,所以说“起陇亩(田亩)之中”。

【9】惩:惩戒。以过去的失败为借鉴、教训。

【10】庶孽:即庶子,旧指妾生之子。这里泛指宗室之子。

【11】武、宣: 即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汉武帝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诸侯割据势力。刮析:分割。之:指诸侯王的领地。

【12】王莽卒移汉祚(zuo):王莽,子巨君,汉元帝皇后侄。西汉末,以外戚掌权。元始五年(5)毒死平帝,另立孺子婴。元始八年(8)篡位称帝,改国号新,十五年后(23)在赤眉、绿林农民起义军打击下崩溃。移:移动,这里指夺权;祚:帝位。

【13】光武:即汉光武帝刘秀。绿林军进军长安时,他带兵渡黄河北上,联合地主武装,吞并农民起义队伍。公元25年,刘秀自称皇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后来他派军队镇压赤眉军,逐步消灭各地的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哀、平;即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kan)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激烈,阶级矛盾尖锐,以致爆发农民起义的教训,建立东汉后施行仁政。

【14】武氏:即武则天,名曌唐高宗的皇后,后为武周皇帝。十四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后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时复被召为昭仪,永徵六年(655)立为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后来废中宗,又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史载:唐贞观二十二年,有流传的秘密书籍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问太史令李淳风。李回答说:“其人已在陛下宫中, 自今不过三十年,杀唐子孙殆尽。”唐太宗说:“疑似者尽杀之,何如?”李劝止。

【15】宋太祖: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五代: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建立梁朝,又称后梁,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此后五十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总称五代。方镇:指五代的节度使,是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

【16】指宋太祖解除将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961),太祖与赵普定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开宝二年(969),又用同样手段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了藩镇的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防止分裂割据。

【17】敌国:宋代敌国有契丹、辽、金等。此句指1126年金军攻陷东京(开封),1127年撤退时掳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北去之事。

【18】几(ji):指丝微的迹象。

【19】备之审:防备得很周密。审:周密。

【20】 巫: 古代医巫不分。 巫的职业为祝祷、 占卜等迷信活动, 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21】 工: 善于。 拙: 笨拙, 在这里与“工”相对, 有“无能为力”之意。

【22】 肆其私谋诡计: 尽量在私下用欺诈、 虚伪的计谋。 肆: 极、尽。

【23】 结乎天心: 所谓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这句是指作者希望统治者精诚地修德积善, 来与天心连结, 使上天感动。

【24】 赤子: 婴儿、 幼儿。 此句将慈母喻上天, 赤子喻当代统治者。



【赏析】

《深虑论》是方孝孺早年的作品, 写于明初洪武七年。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 和前朝许多开国皇帝一样, 面临着如何巩固和加强统治权的问题。 他为了强化封建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对中央和地方的封建官僚机构,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同时也采取了许多鼓励生产的措施, 带来了全国经济的繁荣和生产的发展。 但由于朱元璋为了加强朱氏势力而把军事大权交付诸王之手, 又使明初盛世潜伏着战祸的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作者写了 《深虑论》这篇向当政者提出警策劝谏的文章。

方孝孺的 《深虑论》共有十篇, 这里选的是第一篇。 这篇 《深虑论》接触到封建统治能不能和怎样才能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作者列举大量史事论证了靠“私谋诡计”来进行局部改革是不行的; 明确提出了要想长治久安, 必须“唯积至诚、 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全文写得论点鲜明, 论据充分, 论证有力。

文章开篇从“虑天下者, 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谈起, 说到“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接着提出论题:“盖虑之所能及者, 人事之宜然; 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 天道也。”这就从人事讲到天道。 通篇立意即在于此。

文章的第二段按照时间先后, 列举大量史实, 说明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确是所有统治者都在深虑的问题。 文章首先从秦始皇统一天下讲起。 秦始皇虽然接受了周朝因诸侯过于强大而使中央权力分散的教训, 改世袭的分封制为郡县制, 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自以为子孙帝王可传至万世无穷。 但由于亟役万人修筑长城、 阿房宫和骊山之墓, 加上横征暴敛, 滥施威刑,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以致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强大的秦王朝仅仅十二年后就被民间崛起的刘邦灭掉。 刘邦打下天下后, 接受秦朝中央政权过于孤立的教训, 循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大封同姓王。即使这样也没能保住汉家王朝永世相传。后来的几个皇帝虽然不断否定前帝的章法,又不断制定新的应急措施(如景帝时的削藩,武帝时颁布的“推恩令”等)。但由于外戚宦官为患,贫富日益悬殊,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终于爆发了以黄巾起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动摇了汉王朝的统治。接着,魏晋南北朝多有宫廷政变。即使是空前强盛的唐朝,在它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时代,虽然费尽心机清除内奸,还是没能发现武则天的谋反阴谋,留下了后患。及至宋朝,虽然解除了藩镇的兵权,但最后也没有能保住江山社稷世代相传。这些历代君主都曾吸取前朝败亡的教训,进行过一定的改革;开国后也都是处心积虑、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做了多方面的防范,但结果仍是防不胜防。这就引发人们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是当政者考虑不周、防备不严吗?还是另有原因呢?

紧接着,作者就以这些历史事实作为论据进行论证,首先指出这些当政者并不是不聪明,他们都有超人的智慧,考虑也确实周到。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最终也未能逃脱“天道”的惩罚,就象“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一样,是人力无法挽救的。最后归结到“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这就为下文的结论作了充分的铺垫。

从“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至篇末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明确提出作者的见解,再次点题,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反复进行论述。先以“古之圣人”不是“私谋诡计”,而是“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此虑之远者也”作为正面论点。实际上,这就是说“古之圣人”是工于谋天而能为深虑者。文章写至此,作者的写作真意已明:“天道”并非幽渺难测,只要“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就可以达到。文章接着又以不能顺其“天心”所带来的结果作为反面论点,再次强调了作者的主张:“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其后果必然是:“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这最后一句反问作结,更进一步从反面证实了只要尽人事以合“天心”,“天道”也并不是不可及的。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那么,这里所说的“天道”究竟是指什么呢?我们只要看一看作者所著《深虑论》其余各篇,便会明了。他在《深虑论·二》中写道:“夫人民者,天下之元气也。人君得之则治,失之则乱;顺其道则安,逆其道则危。”最后感叹道:“呜呼,曷若治其本邪?”他在《深虑论·三》又写道:“继世而有天下者,必视前政之得失而损益之。知其得而不知其失,惩其失而尽革其旧,此皆乱之始也。”《深虑论·四》写道:“有天下者,常欲传之后世而不免于败亡者,何哉?其大患在于治之非其法,其次则患守法者非其人也。”《深虑论·五》又写道:“治天下有道,仁义礼乐之谓也;治天下有法,庆赏刑诛之谓也。”“治天下而能使人耻于为非,虽无刑罚可也。”《深虑论·六》写道:“智者立法, 其次守法, 其次不乱法。”“夫法之立岂为利其国乎? 岂以保其子孙之不亡乎?其意将以利民尔。”《深虑论·七》:“创业者不患法制之不修, 刑罚之不严, 而患乎教化不行, 风俗不美。” 《深虑论·八》:“人君不贵乎智而贵乎不有其智, 不贵乎才而贵乎不居其才,不贵乎聪明而贵乎取众庶之言以为耳目。”《深虑论·九》重点讲了任人唯贤的道理:“然则欲治者将何?先曰:‘明以择人, 诚以用贤。’”《深虑论·十》又进一步讲了要大胆用贤:“为国之道, 莫先于用人。”“善用人者, 因其所长而用之, 而不夺其所好。”

从以上十篇 《深虑论》 中可知,“天道”即指历史规律。 作者已经认识到, 要想巩固政权, 光靠积虑防范和镇压民众是不行的; 最重要的是要顺应“天心”, 即要对人民实行仁义,“唯积至诚, 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才行。这里的“天心”, 实际上也就代表了民意。 这和古人所说的“天听自我民听, 天视自我民视”是一致的。 这似乎是在讲, 只是改革前朝的一些作法, 而不从根本上改革, 不作符合客观规律的改革, 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由于作者受到时代和思想的局限, 他没有也不可能从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出发来分析这一问题, 当然就不可能认识到, 也更不可能明确指出这个规律是什么, 这个根本是什么。 作者在这篇 《深虑论》中总结历代王朝兴亡得失的情况, 是为了借古喻今, 希望当代统治者能在历史的借鉴中汲取经验教训, 施行仁义, 顺乎民心, 以巩固朱姓王朝的统治, 而不要重蹈亡朝之覆辙。 说到底, 他的思想基础还是儒家的民本思想。 尽管如此, 作者当时能够深深地忧虑到了这个问题, 确实还是颇有见地的。

本文论点鲜明, 结构严谨, 举例充分, 说理透辟, 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篇议论文引用了大量史实作论据, 既加强了说服力, 又使文章充实具体。 这不能不说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

笔力雄健, 行文干练, 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特点。 本文语言通俗浅显, 然而富于变化, 更增加了文章的光彩。 在论证的过程中, 谈古论今,或诘或辩, 最后一段以“古之圣人”和“不能自结于天”者作鲜明对比, 以“此理之所必无者也, 而岂天道哉”的反诘句作结, 既呼应了开头, 又含蓄有力, 发人深思。 正是这种对比, 给读者以极为强烈的深刻印象。 前人评论方孝孺的文章“醇深雄迈”, 我们从这篇《深虑论》中是不难体会到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