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张裕钊·游狼山记》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张裕钊·游狼山记

光绪二年秋八月【2】, 黎莼斋【3】管榷务通州【4】。余过焉【5】。既望【6】, 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 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7】,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 危踞山巅, 万景毕内【8】。迤下【9】若萃景楼, 及准提、福慧诸庵【10】, 亦绝幽夐【11】。所至僧舍, 房廊屈曲, 左右苍翠环合, 远绝尘境。侧身回瞩,江海荡天,近在户牖【12】。隔江,昭文【13】、常熟诸山,青出林际蔚然【14】。时秋殷中【15】,海气正白【16】,怒涛西上【17】,皓若素霓,灭没隐现【18】。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19】。江水自岷蜀经吴楚行万里【20】,至是灏溔渺莽【21】,与海合会。山川控引【22】,界绝华戎【23】,天地之所设险【24】,王公以是慎固,古今豪杰志士之所睥睨而筹也【25】

昔阮籍【26】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27】, 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莼斋幸值兹世【28】,寇乱殄息【29】,区内无事【30】,蕃夷绝域【31】,约结坚明,中外以恬熙相庆【32】。深忧长计,复奚以为【33】?

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34】。独思遗外身世【35】,捐【36】去万事,倘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37】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人世是非理乱【38】,天地四时变移,眇【39】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40】?

归书而为之记【41】



【注释】

【1】狼山:江苏省南通县的南面,与常熟县诸山对峙,为海防重镇。

【2】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

【3】黎莼斋:名庶昌(1837——1897)贵州遵义人,廪贡生,先后出使英、法、德、日四国,著有《拙遵园丛稿》等,与张裕钊友情甚笃。

【4】筦榷务通州:筦(guan)同管,可引申为主持。榷:指专利卖买。榷务:指征收专门税收。整句意思是:黎莼斋在通州作主管税务的官。

【5】余过焉:我到通州拜访黎莼斋。

【6】 既望: 既, 过了。望, 为阴历十五日。既望, 阴历十六日。

【7】 倚山为寺: 傍着山建筑寺庵。

【8】 万景毕内: 内, 纳的假借字。整句意思是: 万种景象尽取眼底。

【9】 迤下: 沿着地势斜倾延展下去。

【10】 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 萃景楼为寺名, 福慧、准提为庵名。寺大庵小。

【11】 幽夐: 夐(jiong) 寥远, 幽深之意。

【12】 近在户牖: 牖 (yan) 窗户。整句意思是: 指水区与建筑物十分接近。形容水际广阔。几乎与窗户相接。

【13】 昭文: 江苏县名, 现已并入常热县。

【14】 青出林际蔚然: 青, 指山色。青出, 山色高出林表。

【15】 时秋殷中: 殷, 正当中。指正当中秋时节。

【16】 海气正白: 指海潮怒涨。

【17】 怒涛西上: 汹涌澎湃的大潮向西奔腾 (狼山之东是东海)。

【18】 皓若素霓, 灭没隐现: 霓, 副虹。雨后由于太阳对大气中小水珠的折射而形成虹; 色浓的叫正虹, 色浅的叫副虹, 也叫霓。见: 同现。整句意思是: 似素白的霓时隐时现。

【19】 淮扬以东雄特胜处: 淮扬, 指淮安、扬州。

【20】 自岷蜀经吴楚行万里: 岷蜀, 指四川一带, 古人误认为长江发源于川西北的岷山。楚, 指长江流经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 古为楚国地。吴, 指长江下游的江苏, 古属吴国。

【21】 灏溔渺莽: 灏溔 (han yao) 水宽阔无际涯。

【22】 山川控引: 控引, 控制之意, 控制着山川 (有水的地方一定有山) 之险。

【23】 界绝华戎: 戎, 泛指外国。整句意思是: 分开中国与外国的国界 (黄海、东海之外, 分别是朝鲜与日本)。

【24】 天地之所设险: 造物者设下这样一个险要的地方。

【25】 王公以是慎固, 古今豪杰志士之所睥睨而筹也: 慎固, 注意这里的海防。筹, 谋划。这两句意思基本上相同。即王公大臣, 古今豪杰都很重视这里的海防。

【26】 阮籍: 三国时魏国著名诗人, 字嗣宗, 曾为步兵校尉, 人称阮步兵。少有济世志, 际遇魏晋交替时期, 不仅平生抱负不能施展, 连生命也无保障。著有八十二首五言 《咏怀》诗以志内心的愤懑及对现实的讽刺。

【27】 广武山: 在河南省。阮籍登广武山看到楚汉交兵故址叹息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28】兹世:此世。

【29】寇乱殄息。殄(tion):休息。指太平天国平息已多年。

【30】区内亡事:亡,古时与无通假。指国境内无战事。

【31】蕃夷绝域,约结坚明:蕃夷:古时对外国的通称。约结坚明,指关系不错。

【32】恬熙:指安乐。

【33】深忧长计,复奚以为:奚,如何、怎么。为,作也。整句意思是:若作深忧远虑,从长计议,又怎么办呢?

【34】为时屏弃:被时代抛弃。

【35】遗外身世:处身世外。

【36】捐:弃。

【37】荫茂树而撷涧芳:撷,取摘。在树的浓荫下摘取山沟里的野花。

【38】是非理乱:是非、理乱,是用两个意义相反的字联合成两个词。

【39】眇(miao):细小。

【40】于先生乎何有哉:乎,句间语助词。何,什么。整句意思是:对于隐居的君子(我、先生)又有什么切身关系呢?

【41】归书而为之记:归来就书写,作了这篇游记。



【赏析】

游记用笔较为随便,天地日月,山水虫鸟,海阔天空均可入文,若无全缜密的构思和布局,漫无边际地采撷,势必画纸涂鸦,文章陷于杂乱。本文作者巧妙地选择高建山巅的支云塔为写狼山风景的起点,于是峰高望远,月光四射,真乃万景毕内:于是万物具备,纵横捭阖,笔下游刃有余。作者以他仔细的观察、优美的文字、生动的描写,以视线的先后为次序,有条不紊地由近景写到远景,一直写到狼山独特雄伟的地理形势。至此,一幅布局有致、浓淡相宜的狼山全景水墨图已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面对祖国大好山河,作者触景生情,感慨良多,从而抒发了对时局人生的感叹。

本文共分六段。

光绪二年(1876),作者乘拜访在通州主管税务的挚友黎莼斋之便,于八月十六日,游览了在通州南面的狼山。在这段里作者简要地交待了这次游览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接下直笔描写狼山幽深超尘俗的环境和壮美景色。

“最上为支云塔, 危踞山巅, 万景毕内”。支云塔居高临下, 俯首鸟瞰, 沿着山坡自然倾斜, 傍山建筑的萃云楼、准提、福慧诸寺庵, 错落在数百株古松桂、桧柏之间。廊房屈曲的僧舍, 左右两侧苍松翠柏环抱, 环境幽谧超绝尘凡。这是近景。下面是写狼山的远景: 狼山处在长江入海口处一带不远, 江水流到这里, 江面展宽达十八公里以上, 江海相连, 天水一色异常壮观。故“侧身回瞩, 江海荡天, 近在户牖”。由于水区浩阔, 视线错觉海水逼近窗户, 几与窗户相接了。狼山在长江北岸, 隔江常熟县的诸山“青出林际蔚然, 时秋殷中, 海气正白, 怒涛西上, 皓若素霓, 灭没隐见”。山青水白, 颜色协调, 奔腾的大潮使画面静中有动。狼山不仅具有一般游览区的山情水色, 更为突出的是它的险要的地理位置。作者以他的神来之笔, 满腔热情地颂扬狼山作为海防重镇的优越地势。

第三段一开头,“狼山”一顿, 二字在这里绝不是用墨重复, 它起着两种作用: 一是醒目, 引起读者注意; 二是承上启下, 接下句“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顺流而下, 文气自然,“江水自岷蜀经吴楚行万里”句也不是多余的笔墨, 作者着眼江水的万里奔流, 而至狼山,“与海汇合, 灏溔渺莽”,蔚为壮观! 它控制着山川, 把中国与外国的界限分开“天地之所设险”, 造物者设置了这么个险要的地方, 自古以来, 王公大臣, 英雄豪杰怎么能不注意与谋划这里的海防呢?

第四段, 在锦绣河山面前, 作者感慨万千, 引起了对人生时局的感叹。阮籍, 三国时魏国著名诗人, 少有济世志, 生不逢辰、际遇魏晋交替时期, 不能施展抱负, 在八十二首《咏怀》诗中以明志。作者以阮籍作比较, 庆自己“幸值兹世”。所谓:“寇乱殄息、区内亡事, 蕃夷绝域, 约结坚明”。事实上在作者写这篇文章前不久, 国内, 太平天国运动虽已过去多年, 各地农民小规模起义反抗频仍不绝; 国外,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美、德、日等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卖国丧权的不平等条约,内忧外患深重。上面的话只不过是封建文人文过饰非的恭维而已。这也可能与作者主张温敦文风不无关系。1875年慈禧垂廉听政, 更深重的灾难将降临于中华民族, 作为封建知识分子不能不敏感地感觉到时代的危机。所以, 在这里作者笔峰一转,“深忧长计, 复奚以为”。若作深忧远虑, 又能怎么办呢!?这里作者为时代哀叹, 也是作者本人发自内心的叹息! 上面作者用典阮籍“登广武山, 叹悼时之无人”, 用意也是很明显的。封建知识分子一向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处世哲学的影响, 作者当然也未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一方面在哀叹国事日非, 同时又说:“余又槁枯朽钝, 为时屏弃”。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才五十多岁, 这里有自谦的因素, 可能更多的是自艾。言外之意: 有志匡世者, 报国无门。于是避开现实, 躲进自我设置的世外桃源之中, 悠哉游哉。这也是一般封建文人的特点与弱点。所谓“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是以徜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应是何等惬意!作者憧憬的隐居生活是:“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管它“人世是非理论,天地四时变移”,统统视为“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

读完这篇游记会感到作者对江海与狼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写得很出色。先是:“江海荡天,近在户牖”,写出了浩灏广阔无涯江海之“形”;次之“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见”,写出了江海的“态”;再次之“江水自岷蜀经吴楚行万里,至是灏溔渺莽,与海汇合,山川控引、界绝华戎”,写出了江长和狼山非凡的气魄。

本文用字也很精当,如“危踞山巅”,一个“危”字,不仅显示出支云塔的高耸,还包含了惊险的意境。又如:“江海荡天”的“荡”字,写出了江海翻涌的大潮,配合下面“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见”一句,相互映衬,使画面更为生动,更具气势。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基调,参差多字句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铮铮悦耳。整篇文章给人以美的享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