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2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3,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4,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本文选自《东坡志林》,作于被贬黄州时。承天寺:在湖北省黄州市。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大文学家。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3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4藻荇(xing):水藻与荇菜,泛指水草。
【析点】 苏轼记承天寺之游,先写此游的缘起即为“入户”的“月色”所引动;接写承天寺夜景即庭下如水的月光;再写由此引发的感慨即赏月者少。夜景为全文最精彩处,但缘起与感慨也很有深味。
承天寺大约并无胜景,夜游此寺纯为赏月。苏轼写月光用了两个比喻,看似平常,实为匠心独运:他以空明的积水比喻满庭晶莹的月光,以水中的藻荇比喻竹柏在月光中投下的浮影,想像奇特,绘景别致,但这还不是东坡本色。东坡的独到处在于,前一个比喻的本体物——月光——并未出现,实有的月光幻化为虚拟的积水;后一比喻紧承前一比喻,两个比喻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虚拟的藻荇反似幻化为空明积水中的实有物,连前一比喻中虚拟的积水也随之化而为实了;此时再点出本体物“竹柏影”,刚刚化为实者随即又还原为虚。如此虚虚实实,虚实相间,不但使难以描摹的月色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使承天寺的月夜又涂上一层空灵奇幻的色调,倍增情韵。结尾处感慨良宵佳境而“少闲人”领略,似是庆幸自身被贬后的投闲置散,又似惋惜美景之被弃置,也似称赏自身与月夜的融合为一,种种情愫,难以尽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