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辨奸论》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苏洵《辨奸论》原文|注释|赏析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阴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 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这篇《辨奸论》 自传世之后,便立即引起争论,时至今日,争论仍未停息。争论的问题不在文章的内容和表现,而在谁是它的作者。对于这种争论,我们姑且不论,且看本文。

这篇文章题为“辨奸”,即辨别奸佞,实是谴责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其倾向性是相当鲜明的。文章从常理常情出发,阐明欲辨奸佞,应“见徽知著”,而要做到“见微知著”,必须是“静者”。所谓“静”,即无“好恶乱其中”,“利害夺其外。”也就是说,心中不能有“好恶”的情感,自身不能有利害的关系。整个文章虚起实应,结构严密,脉络鲜明,语句偶、散并用,既整齐又有变化,颇见功力。

文章的开头说:“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引成语起首,推出一个普遍性的常理常情,即事物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趋向,真理的存在有其规律的法则。对此,只有“静者”才能“见微而知著”。这三句暗示王安石会把天下搞乱,只要静观默察就会看出问题。从虚处入手,领起全文。紧扣这开头三句,接着由虚入实,将天地阴阳与人事理势比较,进一步发挥:“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月晕是月亮周围的水气大而出现的晕光。这是要刮风的预兆。础,房屋柱下的石头,础润即俗称的石头出汗。这种现象表示将要下雨。这种天地变化的规律,人人都知道,这是一般常识。人事的变化,事理的发展,它们难于认识的程度,不可测的变化,同天地阴阳之事比较起来,应该说是容易认识的。那么,有些贤者偏偏不认识,那原因又是什么呢?“贤者”这里暗指欧阳修,据说欧阳修曾劝苏洵要主动地接近王安石,意思是说欧阳修在对待王安石的问题上缺乏认识。这里运用了两个对比: 一个是天地阴阳与人事理势的对比,一个是常人与贤者的对比,在对比中,点出人事理势比天地阴阳容易了解; 点出贤者比常人糊涂。两个对比还有递进的关系。常人能认识不易掌握的天地阴阳之事,贤者却不能认识容易了解的人事理势,更把“贤者”的愚庸形容得突出了。这样,必然引起一个问题: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文章答道:“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即贤者所以不能认识人事理势,主要是因为陷入利害关系中,而主观上又有感情的因素在起作用。

接着引用史实予以证明: 一个史实是晋代的。晋代的王衍当尚书令,喜好清谈,不务实际,山巨源在王衍小时,就感叹道:“是哪个老婆子,生了个这么聪明的孩子,但是,将来误国误民的恰恰是这个小家伙。”另一个史实是唐代,唐德宗时,卢杞当宰相。郭子仪因功封为汾阳王,郭子仪在接见宾客时,姬妾不离侧,唯卢杞来访时,郭子仪姬妾都藏起来。有人问其原因,郭子仪说:“卢杞貌丑心险,姬妾看见他就会笑,将来卢杞得志,就会报复。我一家子便完了。”《辨奸论》引证这两个“见微知著”的例子后,随后对例子进行分析:王衍尚清谈,容貌言语有使人迷惑的地方,但其人没有私欲,比较豁达,即没有卢杞的狠毒。如果晋惠帝是个一般的皇帝,即使有百千个王衍,也不会将天下搞乱。这里讲晋惠帝不是明主,实际是暗示宋神宗是个明主。明主偏偏重用王安石,也是暗示王安石的不同一般“奸佞”了。卢杞心地阴险,足能败坏国家,但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惑世,如果不是唐德宗昏暗,又有谁重用他呢?这里又是下文的伏笔,用唐德宗反衬宋神宗是有为之君,思欲治理天下。分析之后,又说“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这是对山巨源,郭子仪的“知人”进行的评判。说他们只推断了王衍、卢杞的将来,未考虑“人君”的因素。所以,他们讲的道理是对的,但是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如果没碰上晋惠帝、唐德宗这种糊涂皇帝,王衍、卢杞是不会得逞的。从文章而言,可以说是写得勾连紧密、明暗结合、丝丝入扣。

随后文章进入对王安石本人及对宋神宗的分析,由虚及实:“今有人”的人是指王安石。说他“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阴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胜言哉!”总之,这是说王安石既有王衍的聪明才辨,又有卢杞的阴险狠辣,是个少有的“大奸大恶”,却不容易被人认识。然而,王安石虽不易认识,并非不能认识。脸脏了要洗,衣脏了要换,这是人的常情,但王安石相反。他“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囚首指不梳头;丧面,指不洗脸,据史称王安石生活俭朴,不尚奢华,迷于读书理事,常常忙得忘了洗脸换衣。这是文章所列的“见微”。王安石的这些举止是违背常情的。《辨奸论》就是以此之“微”,推断王安石必会误国。其理由是“凡事不近人性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竖刁、易牙、开方是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大臣,齐桓公任用管仲,其国富强,管仲死后,竖刁等人当权,齐国便走向衰败。文章就是以此之“微”为依据,推导其所谓“著”的。其实,爱清洁与政治态度并无什么必然的联系。事实上,讲卫生的未必就是“大贤”,不讲卫生的未必就是“大奸”。《辨奸论》以此推导,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从常情常理予以判断后,文章又扣入本人,指出王安石这种人很能让人迷惑。即使是“愿治之主,好贤之相,”也会选用他。那么,他的祸乱天下,更是必定无疑的了,“非特二子之比也。”再次扣到王衍、卢杞身上,行文实属严实。这几句是规劝宋神宗不要重用王安石。结尾以感慨出之。孙子说: 会用兵的人,没有赫赫战功。孙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会用兵的人不想建战功,耽心战争会伤害人命。为了不伤人命,宁可不建功勋。如果不用王安石,那么,我的预言就不会得到印证,王安石虽有不遇之叹,但天下安定。相反,如果重用王安石,天不遭受祸乱,我的预言实现了,我却会得到善于知人的好名声,那就可悲了。吴楚材、吴调侯在这后面批道:“结得淋漓感慨。”

从全文而论,整个结构是相当严密的。如紧紧扣住中心“见微而知著”,不枝不蔓、运用王衍、卢杞的例子,不是简单地以史实作论据,用完就抛开,而是一用再用,前后一再呼应,这使文章显得紧凑。从语言而论,用字简洁,几乎一字数用。如指出贤者不知人事理势的原因是“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仅十一个字,便将主观、客观的原因归纳起来了,相当准确、中肯。至于攻击王安石的变法,这是宋代的不同政见之争,今天看来,王安石的变法是应该肯定的。《辨奸论》的观点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是非已有定评,这里就不再饶舌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