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与十二侄》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欧阳修《与十二侄》原文|注释|赏析

欧阳修

自南方多事以来,日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知与新妇、诸孙等各安,官守无事,顿解远想。吾此哀苦如常。

欧阳氏自江南归朝,累世蒙朝廷官禄; 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 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 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

已寒,好将息。不具。吾书送达通理十二郎。

这篇《与十二侄》是欧阳修写给侄儿欧阳通理的一封家信。

书信体散文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占了不小的比例,它的形成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相当的发展。到了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使书信体散文的内容、功能向更加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

这封《与十二侄》写于仁宗皇佑四年(1052) 秋季。这年的三月,欧阳修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从南京任上回到颍州 (今浙江杭州) 守制。五月,又传来了好友范仲淹在往徐州途中去世的恶耗。时值深秋,霜天萧瑟,万里悲凉,他的心情不言可知。此时,广西百姓揭竿而起,义旗猎猎,而欧阳修排行十二的侄儿正在象州(今广西象州县)作官,更使他牵肠挂肚,心事萦怀。当他接到通理十二郎的来信,得知他们全家以及官府都很平安,才暂舒眉头,略放宽心。第二天就写了这封回信。

在遭母丧“哀苦如常”的情势下,因听到“南方多事”而日夕惦念十二郎。他所“忧”者,固然是侄儿及侄妇、诸侄孙的安全与否,当知道“官守无事”,便“顿解远想”。他所“忧”之甚者,是十二郎在“南方多事”的现实面前是否能保持应有的名节操守。这是他给十二郎写信的主要内容。

信中先说欧阳氏的祖先自宋太祖赵匡胤灭南唐统一江南,便随之成为大宋的臣民。世代蒙受朝廷的官爵奉禄,我现在又获赐荣耀显达的重要官职。到了你们侄辈,也都为朝廷作官,应当想到报效朝廷。一旦遇到现在这样的“多事”之秋,如果朝廷有所驱使,必须“尽心向前,不得避事”。即便面临危难,以死殉节,那也是光荣的事。他鼓励通理十二郎,只要“存心尽公”,就是神明也自然会保佑你的。他又一次告诫“慎不可思避事也”,万万不能为求生而逃避国家赋与的责任啊!

对于侄儿孝敬他的一番美意,他不但拒绝,而且教导他要为官清廉。他对“书中言欲买朱砂米”之事,首先说“吾不阙此物”,语气坚决。接着谆谆教诲说,你在自己为官所辖的范围内,应该操守廉洁,为官清正,怎么能买“官下物”呢?他谈及自己的为官之道,“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欧阳修怕有“瓜田李下”之嫌,可见,他为人处世是十分谨慎的。

长辈对晚辈的关心是多方面的。信的结尾说,天已经冷啦,要注意“将息”,别的就不详细说啦。

书信体散文,由于其实用与抒情的特点,异常真实、深刻地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是作者心灵无余的坦露。叔侄间的情感交流历历在目,了然于心。一封平凡的家书,使读者看到作者不平凡的品质。国事、家事、官品、人品、公心、私念尽在其中。读罢此信,似有一位廉洁的士大夫,谦谦君子、忠厚长者,在与我们促膝交谈,谈人生、谈大义、谈为官之道……

在短短二百多字的书柬中,政治上的教导、做人方面的训诫、生活上的关心,面面俱到。随心所欲,信笔直书,并无谋篇的构筑,立意的巧思。然而启人心扉,悦人耳目,极富感情色彩。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就象作者思想境界的质朴无华一样,且行文极其自然流畅。这几乎是书信体散文的一个普遍特点,在私人信件往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同家常话一样的语言,丝毫不影响作者情感的抒发。相反,由于作者思想的深沉练达,一种特有的感情冲击力强烈地震撼读者,使人感受到作者处身立命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书信所传达的感情内含是丰富的。不仅有对侄辈的关心,也有几十年生活经验的阐述。“吾哀苦如常”是母丧的悲戚;“日夕忧汝”是对侄儿的牵挂;“已寒,好将息,”是关心十二郎的话,但从中也感受到作者对“南方多事”的忧虑,对自己此时此地处境的感伤。

皇佑元年,欧阳修43岁时,徙知颍州,因爱西湖山水之秀,便有定居颍州的打算。第二年,约好友梅尧臣到颍州买田,做定居的准备。他早年锐意改革,一往无前,积极支持并推行“庆历新政”。渐至晚年,日趋保守,对此褒贬参半,各执一言。至于他与王安石变法的冲突应如何评价,那是史家的责任。然而,无论如何,对朝廷政事的态度怎样,并没有掩盖其做为一个封建士大夫正直无私的思想光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