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襄阳典故》关于描写襄阳的诗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吟咏襄阳典故

三苏游览襄阳山川名胜,实际上也是一个认识了解襄阳历史文化的过程,正所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之义。三苏咏襄阳的诗歌中用了很多襄阳历史典故,如堕泪碑(苏洵《襄阳怀古》“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沉碑潭(苏洵《襄阳怀古》“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王粲井(苏轼《万山》“下有仲宣栏,绠刻深容指”)、汉江神女(苏轼《汉水》“文王化南国,游女俨如卿”)、呼鹰台(苏辙《野鹰来》“嵯峨呼鹰台,人去台已圮”),等等。三苏也熟悉襄阳的西曲民歌,苏轼写了《襄阳乐府三首》,苏辙写了《襄阳乐府二首》。

襄阳的历史典故给苏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从他多年后写的诗中可以得到印证,苏辙《送王恪郎中知襄州》诗写道: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疏汉边。

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

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

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

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

当有郡人知古意,拦街齐唱接篱篇。

诗歌的前六句介绍王恪显赫的家世,借此希望王恪镇守襄阳能威名震汉水,后半部分连用五个襄阳典故:堕泪碑、习家池、王粲、孟浩然、山简醉饮,而且恰到好处,用堕泪碑的典故勉励王恪向羊祜学习,劝诫王恪善待如王粲、孟浩然那样的客居贤人和贫寒才俊,用襄阳小儿拦街齐唱白铜鞮的典故,来描绘王恪受到襄阳人的盛情迎接的场景。多年后,在苏辙的赠友诗中,还对襄阳典故如数家珍,可见襄阳给苏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苏途经襄阳留下了14首诗歌,多年后苏辙又在一首赠友人的诗歌中夸赞襄阳人文典故,苏轼集中有一首《庞德公》虽然是咏赞汉末襄阳名士诸葛亮的老师庞德公,但据考,为沈辽的诗歌,故不论。在这15首诗中,三苏赞美襄阳山水、追思襄阳耆旧、夸赞襄阳特产、吟咏襄阳典故,有力地宣传了襄阳的山川名胜、人文历史,而他们的诗歌本身又成为襄阳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襄阳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积累下来的。

思考与练习

1.简述三苏是如何描绘襄阳山水人文的。

2.结合苏轼的诗歌,查找有关襄阳特产缩项鳊、竹叶酒的资料。

3.比较阅读苏轼和苏辙的《襄阳乐》《野鹰来》。

4.搜集背诵苏轼的诗文名句。

附录

万山

宋·苏洵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

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自比诚不惭,山水亦奇秀。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岘山

宋·苏轼

远客来自南,游尘昏岘首。过关无百步,旷荡吞楚薮。

登高忽惆怅,千载意有偶。所忧谁复知,嗟我生若后。

团团山上桧,岁岁阅榆柳。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

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贤愚未及分,来者当自剖。

上堵吟

宋·苏轼

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空。

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

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

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

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鳊鱼冷难捕。

悠悠江上听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

诸葛武侯画像赞

宋·苏轼

密如神鬼,疾若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合。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