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通论》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经通论》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清姚际恒撰。姚际恒(1647~约1715)康熙时诸生。年轻时博览群书,潜心百家及词章之学,中年以后始专治经学。50岁时作《九经通论》,经14年完成,该书即为其中之一种。共18卷,为通论《诗经》的研究专著。见解独特,不依从《诗序》、《诗集传》的传统观点和方法,并极力排斥汉、宋、明各代学者的看说。认为《诗序》为卫宏所作之说,驳杂不可信,朱熹《诗集传》虽竭力反对《诗序》,另外标榜其微言大义,但在具体的字句注释中,却又“阳违之而阴从之”。因此对《诗集传》贬斥尤甚,且多过激之词。又批评说,汉人说诗之失在于固,宋人说诗之失在于妄,明人说诗之失在于凿。故其《自序》中提出,要对《诗经》“寻绎文义,辨别前说,以从其是而黜其非,庶使诗意不致大歧,埋没于若固、若妄、若凿之中”。该书中如指出以往将《关睢》中的“关睢”解作“挚而有别”,将《汉广》中的“乔木”解作“上疏无枝”,都是“陈言习语,凿论妄谈”能够指出历代说诗的通病。一些地方并能从文学本身的角度评论《诗经》,如认为《鄘风·君子偕老》中所说“邦之媛”,犹后世所说的“国色”,认为该篇是宋玉《神女赋》、曹植《感甄赋》的滥觞等,突破了以往经学家治《诗经》的局限。该书思想敏锐,敢于大胆疑古,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但其中也不免存有一些臆断之处。又如将《诗经》中的大量男女恋歌,仍理解为“刺淫”之诗,反映出了作者因袭传统的一面。版本有道光十七年(1837)韩城王笃刻本,1927年双流郑璋复印本,和1958年中华书局新标点本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