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张舜徽著。作者于1955年出版了《中国历史要籍介绍》(1980年改名为《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前书的续篇。前书以介绍史籍为主,后者以介绍校读方法为主。认为读书必先校书;校读之法,宋代学者为之最勤,清代学者为之最密等。全书共分为通论、分论、附论3部分,分论又分上下,共4编。第1编通论校读古书的基本条件,从识字到辨识版本等。第2编分论上,专论校书。第3编分论下,专论读书。第4编附论辨伪和辑佚问题。是校读古书的入门参考书。如该书第2编分论上关于校书谈到古书辞句误夺一字、误衍一字的关系,举例说:《汉书·艺文志》记载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等数十篇,孔安国悉得其书,“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而《史记·孔子世家》则记载说,孔安国早卒。二者矛盾。因古文《尚书》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因此《汉书》中的记载就成为一个很大的疑点。结果清代学者阎若璩和朱彝尊据荀悦《汉纪》的记载,证明《汉书》中“安国献之”句脱一“家”字,应为“孔安国家献之”,从而解决了这一疑难。又如第3编分论下关于读书谈到古代历史书籍中,不可能没有疏忽、牴牾和错误问题时,举例说象《史记》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也有疏漏,东汉的班彪,班固直至清代学者,都有所论及。宋代赵瞻著有《史记抵牾论》5卷,金代王若虚著有《史记辨惑》11卷,清代梁玉绳著有《史记志疑》36卷,以此提醒学者注意。该书是在作者于1945年出版的《广校雠略》(有1963年中华书局本)一书的基础上写成的。196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原版出版新1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