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诗》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悲愤诗》简介|介绍|概况

诗篇名。汉末蔡琰作。共二篇,一为五言体,一为骚体。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传》。本传说:“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但自宋代始,此二诗的真伪问题却聚讼纷纭。宋苏轼说:“《列女传》蔡琰二诗明白感慨,颇类《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建安七子犹含蓄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琰之流离必在父殁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此诗乃云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非真也。盖范晔荒陋,遂载之本传。”(《仇池笔记·拟作》,又见《与刘眄书》)蔡居厚说:“后汉蔡琰传载其二诗,或疑董卓死,邕被诛,而诗叙以卓乱离入胡,为非琰辞。此盖未尝详考于史也。且卓既擅废立,袁绍辈起兵山东,以诛卓为名,中原大乱,卓挟献帝迁长安,是时士大夫岂能皆以家自随乎?则琰之入胡不必在邕诛之后。其诗首言‘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兵,共欲诛不祥’,则指绍辈固可见;继言‘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则是为山东兵所掠也;其末乃云‘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则邕尚无恙,尤无疑也。”(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引《察宽夫诗话》,又见《西清诗话》)清阎若琚说:“予尝谓事有实证,有虚会,……如东坡谓蔡琰二诗东京无此格,此虚会也;谓琰流落在董卓既诛之后,今诗乃云为董卓所驱掠入胡,尤知非真,此实证也。传本云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胡中者十二年,始赎归。兴平凡二年,甲戌、乙亥,距卓诛于初平三年壬申巳后两三载,坡说是也。”(《尚书古文疏证》卷五十下)张玉穀说:“‘长驱西入关’,当即指卓所将羌胡兵。蔡以为山东兵,亦误。然其驳苏处,则具眼也。且琰与建安七子正复同时,何见其必效七子而非琰作。”(《古诗赏析·悲愤诗》注)吴闿生说:“苏东坡不信此诗,疑为伪造。吾以谓决非伪者,因其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之所能代也。”(《古今诗范·悲愤诗》注)现在一般认为五言《悲愤诗》是蔡琰所作;骚体《悲愤诗》所述情节与事实不符,当是晋人伪托。五言《悲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它通过作者自身不幸遭遇的叙述,揭露了军阀混战的罪恶,反映出东汉末年动乱纷扰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其在艺术上的突出特色,是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诗中的心理描写也很出色,并注意将叙事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浑朴,感情真挚,字字血泪,动人肺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