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史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5个部分,共130篇,52万多字。本纪是记载各代帝王的;表是按世代年月次序排列历史大事的;书是分门别类地论述和记载社会经济、文物制度、天文历法、山川水利等情况的;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王的;列传是为各种人物写的传记。《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自班固以来,各朝的断代史基本上都沿袭了《史记》的体例。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陕西韩城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他的父亲司马谈,武帝时任太史令,并为《史记》的撰写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准备并着手写作《史记》。后来因“李陵之祸”而被下狱并处以“腐刑”,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和打击,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写成了这部伟大著作。《史记》的进步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有3个方面:一是反天命、反鬼神的朴素的唯物思想。比如在《伯夷列传》中对天命观念提出怀疑,在《河渠书》、《封禅书》中揭露神仙方士和统治者在“天命”旗号掩盖下的种种丑行。二是进步的历史观。如在《货殖列传》中分析肯定了经济对社会问题的决定作用,在《陈涉世家》、《田单列传》等篇中歌颂了人民的力量和各种下层人物的优秀品质。三是勇敢无畏的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比如《项羽本纪》中揭露了刘邦的好酒色、贪财货,《平准书》揭露了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的恶果,《六国年表序》肯定了秦朝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因此《史记》被后人称为“信史”、“实录”。《史记》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一是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善通过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的场面来刻画人物,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章节,都是众所周知的突出例证。二是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如《屈原列传》,通篇充满一种婉雅凄怆的感情。三是语言神采飞扬,高度写意传神。总的语言风格朴拙、深厚,气势沉雄,又风格多样化,往往能随着各篇内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史记》问世后,对我国的散文,小说、戏剧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1956年,司马迁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的最高评价。《史记》问世之初被称为《太史公书》,东汉后期才被称作《史记》。两千多年来,《史记》各种版本,注释和研究著作汗牛充拣。其中最流行的注本就是三家注本,这个注本把刘宋时代裴骃作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作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作的《史记正义》合编在一起,1959年中华书局重新标点排印的《史记》,就是这种版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